正文 第2章 禮儀風俗概論(2)(2 / 3)

心理學家證明:人都有友愛和受人尊敬的心理要求。人們渴望自立,成為家庭和社會中真正的一員,平等地同他人溝通。與人交往,隻有既不盛氣淩人、高人一等,又不卑躬屈膝、低人一頭,才能愉悅地溝通,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

英國著名戲劇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蕭伯納有一次訪問蘇聯,在莫斯科街頭散步時,遇到了一位聰明伶俐的蘇聯小女孩,便與她玩了很長一段時間。分手時,蕭伯納對小姑娘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同你一起玩的是世界有名的蕭伯納。”小姑娘望了望蕭伯納,學著大人的口氣說:“回去告訴你媽媽,今天同你一起玩的是蘇聯小姑娘安妮娜。”這使蕭伯納大吃一驚,立刻意識到自己太傲慢了。後來,他常回憶起這件事,並感慨萬分地說:“一個人不論有多大的成就,對任何人都應該平等相待,要永遠謙虛。這就是蘇聯小姑娘給我的教訓,我一輩子也忘不了她!”

平等原則的適用範圍非常廣泛,從家庭到組織,從親朋到公眾,從國內到國際,都存在著平等問題。夫妻平等、長幼平等,同事之間、領導和群眾之間、上下級之間,都應當平等相待,既要反對上級對下級的頤指氣使,也要反對下級對上級的阿諛逢迎,低三下四;在親朋中,應以禮待人,禮尚往來,反對排定座位,論等分級;在公眾形象中,應自尊而不自傲,自信而不強奸民意;在國內事務中,堅持平等的人際關係;在對外交往中,堅持平等互利原則,國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對待。

在實踐中貫徹平等原則,不僅需要具有平等觀念,而且還要講究藝術。

一位教授回憶在延安見毛澤東時的情景說:“我去見主席,主席拿出紙煙來招待我,可是不巧紙煙隻剩下一支了。我想,主席怎麼辦?他自己吸不請客人吸,當然不好;請客人吸自己不吸,客人肯定不同意。而主席將這支煙分成兩半,給我半支,他自己半支。從這件事可以看出主席的隨和、誠懇、平等和親切,這使我很感動,終生難忘。”毛澤東就是這樣把別人看似非常尷尬的事情,藝術地處理好,既禮貌,不擺架子,又給人以親切、誠懇的感覺。

比如,按照中國人的習慣,長者對年幼者可以直呼其名,而年幼者對長者也直呼其名則被視為無禮;介紹客人要同時介紹幾位客人,介紹者應先將社會地位高、年齡較大、女士介紹給相對應的人;拍照合影,如果是家族成員合影,輩分高或年齡大者應安排在中間。改革開放後,中國又接受了西方國家盛行的女士優先的禮儀,發表演說,稱謂上應先女士,後先生;男士應主動邀請女士跳舞;待客時,主人應首先征詢客人的意見。這些禮儀形式的差異以及禮賓過程中的先後順序,並非“看人下菜碟”,而是平等原則的必要補充。

此外,禮儀中的優先,與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等有很大關係。以“女士優先”

原則為例,在一些國家如巴基斯坦,講究男女授受不親,在公共場合,如果男女出雙入對,卿卿我我,則被認為是不合禮儀。但是,在這個國家裏,男士非常尊重婦女,對待女士謙遜有禮,見了女性,一般不得主動握手,除非女士先伸手。盡管公共汽車非常擁擠,男士也會讓女士們先上車,車上的座位分得很清楚,女性坐前麵,男性坐後麵。餐廳的情形也一樣,男女桌位分開,一般的餐廳裏都設有“女人吧”或“家庭吧”,陌生的男士們是決不可以隨意過界或上前搭訕的。在任何時候排長龍,女性都可直接走到隊伍的前端去。在中國古代,則是男士優先的傳統,這反映了當時男尊女卑的社會現實。在現代,應當提倡尊重婦女,因為婦女從整體上講,仍然處於社會生活的弱者地位。在目前,沒有女士優先,就不會有男女平等。所以,女士優先是實現男女平等的一種有效途徑。

互尊原則

古人雲:“敬人者,人恒敬之。”隻有相互尊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會融洽和諧。

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人們對尊重的需要分兩類,即自尊和來自他人的尊重。自尊包括對獲得信心、能力、本領、成就、獨立和自由等的願望;來自他人的尊重包括威望、承認、接受、關心、地位、名譽和賞識。一個具有足夠自尊的人總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然而,當缺乏自尊時,就會感到自卑、無望,甚至可能導致絕望和精神失常的行為。

而最穩定的,因而也是最健康的自尊是以別人給他應得的尊敬為基礎的,而不是來自外部的名聲、榮譽和獻諂。

上海國泰電影院曾發生這樣一件事:年末,電影院經理把員工包括離退休人員及其家屬都請到電影院來參加一個茶話會。會前,專門製作了這些離退休人員和在職職工的生活錄像片,會上放給大家看。每個人,尤其是離退休職工非常感動。原因很簡單,這些人一輩子幹的工作就是給別人放電影,從來未感受到自己上銀幕是什麼滋味。今天他們有機會在給人們放了一輩子電影的電影院裏,看自己走上了銀幕,感到國泰影院領導沒有忘記自己一輩子的辛苦,他們能不感動嗎?因而很自然地加深了對自己單位的感情,同時也使在職職工感到振奮,團體的凝聚力大增。

互尊是禮儀的重要原則。與人交往,不論對方職務高低,身份如何,相貌怎樣,才能大小,隻要與之打交道,首先就應尊重他人的人格,做到禮遇適當,寒暄熱烈,讚美得體,話題投機,讓人感到他在你心目中是受歡迎的和有地位的,從而得到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感到與你交往的心情很愉快,這樣才可能深入溝通,建立感情,達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