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
在中國現代和當代文學史上,幽默散文的遭遇可謂大起大落。早在五四時期,幽默散文的地位就很高。周作人在他那本著名的新文學大係散文集導言中特別指出,五四散文的兩個源頭,一個是明人的性靈小品,一個是英國的幽默隨筆。從創作實踐來說,五四散文的成就,魯迅在新文學小說集序言中說,比之五四小說和詩歌的要高。魯迅本人就是一個幽默散文的大師。不管是社會批評和文明批評為主的雜文中,幽默是他風格的顯著特征。
在中國古典文論中,並沒有幽默一說,楚辭中倒是有“孔靜幽默”,但不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帶有調侃意味的意思。起初,林語堂把西方人的“humor”翻譯成幽默,魯迅還有些不太同意,後來約定俗成了,他也就認同了。但是,在三十年代民族危機空前強烈的時候,魯迅和左翼作家對於脫離現實的幽默保持著高度的警惕。魯迅可能過分擔憂,一味強調幽默可能會把民眾的苦難化為輕鬆的一笑。當時的紅色作家大多神往於文學的直接的社會性,受到國際左翼作家的報告文學潮流的影響,當時的報告文學被稱為“文學的輕騎隊”。但是,這一切並不妨礙魯迅自己在雜文中,常常有出神入化的幽默。不過,在進行社會批評和文明批評的時候,他的幽默往往帶著強烈的機智,深邃的智性使得他的幽默具有諷刺的傾向。
到了四十年代,中國當代散文的幽默風格達到了高潮。梁實秋、林語堂、錢鍾書、王力(王了一)把魯迅開創的幽默散文的藝術傳統發揚光大。他們的作品,經過曆史的考驗,已經和魯迅的幽默散文一樣,成為中國現代幽默散文的經典之作。其中,梁實秋自我調侃的軟幽默,錢鍾書尖銳諷刺的進攻性幽默,都堪稱一絕。大師輩出,標誌著中國幽默散文的藝術基礎有了更加深厚的積累。
這一時期可以說是中國幽默散文的豐收期。
但是,好景不長。五十年代的散文過分強調散文的社會功利,以至於當時最好的散文,除了馮至的《東歐雜記》以外,就是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個人化的散文在當時既沒有市場,也不可能有作家獻身。到了五十年代中期,中國作家協會在總結創作成績時,在新詩、小說、戲劇方麵都有大量的作品,相繼出版了《詩選》、《短篇小說》、《獨幕劇選》,惟獨沒有散文選,勉勉強強才出了一本《散文特寫選》。這說明散文在當時所處的地位之卑微。
這種情形直到一九五六年百花齊放政策提出來以後,才得以改觀。以楊朔、劉白羽、秦牧為代表的散文家的出現,引起相當的轟動,散文的獨立地位才得到恢複。
那是一個頌歌和戰歌的時代。楊朔提出了把每一篇散文都當作詩來寫的理論應運而生。其結果是抒情的、詩化的散文風靡天下,聞之者望風而從。剛剛獲得獨立的散文,進入抒情的境界,確立了詩化,美化的準則,遂使許多年輕的散文作者造成一種印象:除詩化外,別無選擇,幽默散文的藝術天地幾乎消失在作家的視野之外。
直到新時期文學複蘇之初,許多撥亂反正的散文家仍然滿足於抒情,把自己的藝術生命拘禁在狹隘的詩化、美化的透明羅網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在詩歌和小說中,都是青年作家衝破藝術和思想的牢籠,隻有散文例外,是老作家楊絳的《幹校六記》顯示了在抒情天地之外的幽默藝術的廣闊地平線。同時以幽默散文引起了文壇振奮的還有孫犁。接著而來的是張潔充滿諧趣的散文。這樣一直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許多散文作家才漸漸認識到過度無節製的抒情,過度的詩化、美化,可能產生一種叫人難以忍受的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