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耕耘 結累累碩果(1 / 1)

——《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再獲殊榮

前不久,天津南開大學傳來喜訊,由穀書堂教授和宋則行教授主編、我社出版的《政治經濟學(社會主義部分)》(1995年修訂本)一書(簡稱“北方本”),在1997年國家教委舉辦的評獎活動中,再次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這是該書在20年中的第七次獲獎。在此之前的六次獲獎情況是:初版於1980年獲首屆陝西省優秀圖書獎;“1982年修訂本”於1985年獲陝西人民出版社優秀圖書獎;“1985年修訂本”於1988年獲國家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1988年修訂本”於1992年獲國家教委第二屆高等學校優秀教材獎一等獎,並於1994年獲首屆“國家圖書獎”陝西省推薦圖書獎;“1992年修訂本”於1996年獲陝西省“優秀雙效書獎”。一部幾乎與改革同時起步的教材,在理論研究發展迅猛、已有的理論一再更新的20年裏,何以能久經風雨而保持其魅力、印行100多萬冊、7次獲獎呢?這主要是因為主編和編撰者的創新意識和辛勤耕耘,使其掙脫陳見、追蹤理論發展的前沿、吸收學術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從而具備了理論上的開拓性、超前性。這種開拓性、超前性的具體表現,就是在提出和論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社會主義商品經濟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方麵,敢為天下先,開了理論之先河。

一部著作要在理論上長期地、持續地具有開拓性、超前性,說起來是一句話,做起來卻十分不易,是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的。20年來,該教材共出版六版,修訂再版五次,從初版到每一次修訂,我都身臨其境,對於著作者在理論上的苦苦求索,執著創新;在寫作內容上追求大境界、高質量;在文字表述上反複推敲,精雕細刻,力求完美;在幹工作上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廢寢忘食,都記憶猶新,曆曆在目。總而言之,著作者的幾多辛苦,幾多犧牲,我都是無可置疑的見證人。正是由於著作者的這種二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才結出了累累碩果。

一番辛苦,一分收獲。該教材的七次獲獎,是理論界對著作者的勞動的評價,是社會的回報,是人民的獎賞。我衷心地企盼著作者在今後的歲月裏,再接再厲,為我國經濟理論的發展和高校的教材建設,作出更輝煌的成就和更大的貢獻!

(原載《讀者之友》199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