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榜下捉婿(1 / 2)

崔念奴離開之後,李師師會見王浩的消息也傳開了,王浩感覺自己瞬間就成了豐樂樓的風雲人物,眾人看他的眼神都不同了。

“閻婆婆,這事是我該做的,還是我來吧。”剛剛還有人吩咐他做事,到現在已經沒人吩咐他了,甚至原本是他的事也都被人搶著做了。

“二郎以後可是貴人,這事老身做便可。”閻婆婆是店裏的焌糟,職責是為客人換湯斟酒。

“你們把我的事都給做了,待會店裏的管事可要將我給趕走了。”王浩哭笑不得地說。

“二郎可別這麼說。”閻婆婆邊說手上的活卻沒停下,一直到幫王浩做完,閻婆婆又問道:“二郎可曾婚配?”

“原本是定了一門親事的,現在卻是被人退了。”王浩坦誠地說。他沒想到自己隻是見了兩個名聞京師的名妓,仿佛身份一下子就起來了,甚至都有人要給自己介紹親事。

哎!多麼可愛的宋朝!

“老身隔壁住著一良家子,今年十四,長得甚是漂亮,如果二郎有意,老身去幫你說道說道。”閻婆婆微笑著說。

“勞閻婆婆費心了,我倒是覺得應該先立業,後成家。我現在一事無成,親事我倒不急於一時。”王浩婉拒道。

“二郎所言極是,隻是老身覺得你可以先把親事定下來。”閻婆婆說。

……

宋朝人,婚嫁費用極高,尤其是嫁妝極重,重到令人瞠目結舌,據說就連宋神宗的弟弟楊王趙顥都嫁不起女兒,根據記載趙顥“有女數人,婚嫁及期,私用不足”,不得不向神宗預借俸料錢,就連皇親國戚都嫁不起女兒,其他人可想而知。

如此重的嫁妝,也使得在宋朝時,妻子在家中的地位很高。

在宋朝,妻子能夠自由出售自己擁有的財產;沒有兒子的家庭可把財產傳給女兒和女婿;女兒可以執行一般指望兒子執行的禮儀義務,比如殯葬,甚至有資料顯示,妻子在與丈夫離婚的時候,妻子可以爭取孩子的監護權。

換句話來說,宋朝應該是封建社會中,妻子地位最高的一朝,也是重男輕女這種思想最輕的一朝。

而剩男多的原因,一是聘禮相對來說也比較重,據說在宋朝就有了“三金”的說法,即金釧、金鏈和金帔墜,當然相對於嫁妝來說,聘禮算是輕的,但對於窮人來說,這是一道無法逾越的門檻。

二是宋朝人眼光高,“榜下捉婿”在宋朝極其流行,朝廷發榜之日全國各地富紳們全家出動,爭相挑選登第士子做女婿,說是挑選,實際上就是搶,坊間便稱其“捉婿”。當然這麼重的嫁妝也使得有錢有勢的人想將自己的女兒嫁一個好人家。

三是讀書人都把金榜題名作為自己的終極奮鬥目標,“先立業,後成家”,隻要考中了進士,一切就都會有的。隻要能中得進士,就等於一夜之間就走向人生的巔峰。後世說的“升職加薪當上總經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這樣的事情,在宋朝就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