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具體方法上,葛洪強調煉金丹是最主要的方法,胎息、導引、房中是不可少的輔助方法。他還引了古人流傳下來的煉丹秘方。陶弘景對外丹一直采取了審慎小心的態度。賈嵩《華陽陶隱居內傳》記載,天監二年,他曾燒煉金丹獻給梁武帝,服後體輕有驗,但決沒有成仙。天監四年春至天監五年,他都試驗煉丹,結果都沒有成功。他懷疑這是地方不夠清靜,就往赴浙越、東海尋找聲跡曠絕、山密林深的地方。最後因孤島中生活難以維持而返回茅山。其後他又煉丹多次,但他卻認為“飛華光彩”不夠,不算成功。最終神仙托夢告訴他“不須試,試亦不得。今人多貪,忽聞金玉可作,便求,竟毀天禁。”這才結束了他煉丹的夢想。魏晉時期,文人官僚多食五石散,妄求延年,結果吃死了不少人,陶弘景以審慎小心的態度對待金丹,或許是因為吸取了這些教訓。
陶弘景的養生思想,也是多種方法合修,《真誥》五卷有一段仙人裴清靈的告諭:
君曰:食草木之藥,不知房中之法,及行炁、導引、服藥,無益也,終不得道。若至誌感靈,所存心至者,亦不須草藥之益也,若但行房中、導引、行炁,不知神丹之法,亦不得仙也。若得金內神丹,不須其他術也,立便仙矣!若得《大洞真經》者,複不須金丹之道也,讀之萬遍畢,便仙也。房中之術、導引、行炁,世自有經,不複一二說之。
仙人的誥論,經陶弘景整理,也反映了陶弘景的思想。在這段文字裏,養生方法分為三個層次。最低的,是服草木之藥,而不修房中、導引、行炁,可以長生,但沒有金丹大道,仍不能成仙。最高的,是金丹。陶弘景煉丹半生,終以無所獲而告終,以他的超人才智和優越的條件,尚不能成功,更何況他人。《大洞真經》比金丹更高一層,也就更難以達到。所以,成仙在一般人是很難達到的,近乎於幻想。更為現實的是中、下的房中、導引、行炁、服食。
在具體方法上,陶弘景的記錄很多,前人已有記載的守一、守丹田、胎息、按摩,在《真誥》中都能見到。還有一些方法是前人沒有記載的,如服日月法、存星法、服藥餌法,即使是在後世的道教修行中,也是經常能見到的,下麵就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1.服日月法。日、月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陽光的照耀使萬物生長,草木茂盛。月亮的圓缺讓人們能掌握每月的日期變化,人們通過日月的運行製定曆法,中國曆代相傳的一年二十四節氣,至今仍指導著農民的耕作。道教人物多隱於深山,以耕種為生,又有高深的學問,充裕的時間,自然對日月的運行有著深刻的觀察。日,被看作是陽的象征,從“太陽”一詞就可看出。月,被看作是陰的象征。人體也有陰陽,而且就整體觀來講,人體與天地相通,天地間的陰陽之氣自然也與人體相通。陶弘景的《真誥》寸此記錄很多,如:
東華真人服日月之象上法:男服日象,女服月象。日一不廢,使人聰明朗徹,五髒生華,魂魄製煉,六府(腑)安和,長生不死之道。(《真誥》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