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上學堂(2 / 2)

小丫環走了,我跟小姐隻好自己走進去。

走進屋子裏,原來這是三間房隻隔了右邊一間,其餘兩間並沒有隔斷。兩邊都是通透的窗戶,裏麵很亮堂,坐南朝北放了兩排桌椅,兩邊窗戶下又有一排長條的板凳。我對小姐說:“小姐,先找個桌子坐下吧。”小姐看了看,指了第二排靠西邊的座位,我用袖子將桌椅擦了一遍,幹幹淨淨,大概是前麵有人坐過吧。我看別人都沒有來,不敢擺了東西,便在小姐座位邊的板凳上坐下。

我們板凳還沒捂熱,就有一位小姐帶著一位丫環也進來了。那位小姐看上去比我們小姐要大一些,進來走直接走到第一排西邊的座位坐下,她的丫環打開包袱便將筆墨紙硯都一一擺好了,我便也學著她的樣子將筆墨紙硯也一一擺在小姐的桌上。

不多時,六張桌子便都坐滿了。

大家都是頭一回見麵,我們也都不知道學堂的規矩,所以也都不敢說話走動。大家在座位上坐了一會兒,隔間裏便走出一個頭發全都白了胡子老長的先生,先生走到台子前坐了下來,說:“各位學生,老夫姓賈。今年就由老夫教大家詩書。各位雖在家裏都是金枝玉葉,但到了學堂上,還請大家都能謙讓一些,大家都是大家閨秀,不要太過頑皮。詩書上總還是要學習些。春課的啟蒙,學的是《三字經》,請學生們上來領書。”

小姐們聽了先生的話,便從前到後按順序到先生哪裏領了書回來。小姐拿了書迫不及待的翻了起來,可惜恐怕是一個字也看不懂,略翻了翻就放在了桌子上。

先生拿起一支筆說:“今天,我先教大家學習寫字的姿勢和筆畫,請大家將筆墨紙硯準備好。”

小姐們聽說要寫字都慌了,這時候才想起來磨墨,於是各位小姐都七嘴八舌的說:“先生我沒磨墨。”賈師傅好像一點也不急一般道:“那就現在磨吧,門口有桶水。”聽這麼說,丫環們一起往門口去取水,各自去自己家小姐桌前磨墨。

大家都不說話,互相看著覺得磨的差不多了便停了手,依舊到板凳上坐著。

磨好墨鋪好紙,我們丫環又退到旁邊坐著。又不能跑又不能幹其他的事,我也隻好聽著先生講課。

先生給大家示範了怎樣拿筆,然後拿出事先寫好的一個大大的空心“一”字,教大家怎樣寫一橫,先生講了幾遍,便讓大家自己寫。

坐我家小姐前麵的那位小姐,好像是會寫字,拿筆姿勢和寫的字,都和先生說的一樣。我家小姐倒也很認真,隻是坐的不夠直先生提醒了幾次,寫的字嘛,快倒是快,但是樣子不是很好。

看大家都寫的差不多了,先生將每人的字點評了一番,便到了休息的時間。先生出去了。

各位小姐剛開始還是坐在自己座位上,不知是哪兩個開始互相聊了起來,漸漸的六位小姐們都湊成了一團。見小姐們都湊成了一團,我們丫環們也湊在一起聊起來。

大家頭次見麵都不認識,所以都先報上自己主家官職姓氏,然後便報上各自姓名。

坐在小姐前麵的是中書省知事王大人家的小姐王妗霞,她的丫環叫絲竹。右前方的是翰林院典籍劉大人家的小姐劉琦雯,她的丫環叫秋香。右手邊是翰林院史官修撰陳大人家的小姐陳媛秀,她的丫環叫芍藥。右邊後麵的是翰林院五經博士宋大人家的小姐宋思怡,她的丫環叫茉莉。正後麵的是翰林院筆帖式紀大人家的小姐紀麗妍,她的丫環叫霽月。

我聽到霽月的名字,以為她也是十五生的,結果她說她是六月初一生的,她名字是奶奶取的,與生日並不相幹。

大家七嘴八舌聊起來,時間過的飛快,不一會先生又回到了教室裏。看見先生進來,大家都各自散開了。

這第二堂課,先生教的是認字了。先生帶著小姐們讀了《三字經》的第一句。先生帶著小姐們反複讀了很多遍,又讓各位小姐自己讀,互相讀。一堂課便是在讀書中結束了。小姐讀,我們閑著無事便也跟著念,慢慢的我一堂課下來我倒能背了,雖然字我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