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蔣的故事講完了,她給我們的提示就是借力生力必定走向成功。
當今是個看重關係的社會,每個人每天都生活在自己的交際圈裏。當我們看到有人給他的圈裏人處處行方便時,會為自己是圈外人而要“公事公辦”埋怨不公平,很少察覺自己同樣在做圈裏圈外的分類,給予的待遇也有所差別。在圈裏,有一類不能自由選擇的圈裏人,如父母、兄弟、親戚、長輩、老師、同學、同事等,一類可以自由選擇的圈裏人,如同事、同學中關係較特殊的人。
這個圈子是用“人情”水泥和的,因此自然是對外封閉的。“關係”的“關”字還有關門和通道的意思,隻有圈裏人才會“關心”、“關懷”與“關照”,因為“關”也有通道的意思。所以,是圈裏人的話,前門走不通,“後門”就會為他暢開。如果你是圈外人,這兩道門都走不通時,不妨變通一下“扯上關係”就是勝利。很多人的事業就是因為他們會利用關係而取得極大進展。但願與同事們建立長期良好的關係,已創造條件擴展我的圈裏人,也許成功會變得快捷。
4.“自然領袖”的作用
一代新人勝舊人,長江後浪推前浪。
就像我的朋友說的,借圈裏人的力量成長,是一條快捷的成功之路,但也有借錯了力而走向失敗的。我可以告訴你一個能走向成功的手段——成為“自然領袖”,就是孩子王、義軍首領似的人物,他具備當領袖的一些基礎,他們善於利用自己的特長幫助同仁解決棘手問題,運用專業天賦把負責的業務做得卓越;還能保持強烈的學習欲,好為人師地把自己的經驗傳遞給他人;有強烈攻堅作戰欲、參與職場變革的勇氣,其能力讓領導者又愛又怕,愛的是用起來得力,怕的是無法駕馭。
在上一小節中我們說到的小蔣,她能夠借力生力晉級為部門經理,可謂是一個幸運兒。小王也算是一個幸運兒,雖然沒有當上當權領導,但他是我們營銷部的“自然領袖”。在前文中談到何經理、小王的理論技能我已擁有,得到同事們的讚揚是意料之中的事。小王能成為同事們擁護的“自然領袖”,就是出於小王有一個富有哲理的頭腦,他不僅幫助我提高了理論水平,還愛給大家出出點子,所以同屋的同事都很聽他的,把他奉為“自然領袖”,隻要有棘手的事首先要看看小王的意見再開始行動,小王也能從中得到實惠,隻要他一句話同事們保證完成任務。於是,同事們認為他與何經理、小李副經理不分上下。何經理她們是當權的管理者,小王比不了。能成為“同事王”,成為同事們不可缺少的夥伴,為同事們排憂解難,是小王高興的事,管他是不是當權的,隻要能有這樣的小勢力,成為無法取代的“自然領袖”也是一種幸事。小王在努力提升自己,熱心給同事提出好的建議。並深受同事們的歡迎,因此增加了信心,確立了正確的前進方向。
小王成為“自然領袖”也是件幸事,因為這很可能離真正的領導層不遠了。曆史上很多自然領袖不外乎三種結局:陳勝、吳廣、方臘、黃巢等都是被剿滅的典型;宋江是最典型的被招安的人,就連孫悟空也是曾被招安過的;朱元璋則是從一個赤貧的農民和尚,通過苦拚苦打,成為開國聖祖。可見,除了那些因為血統直接登上權力巔峰的人,要想從一個平民往上爬,勢必要經過自然領袖的階段。如此說來,從一個普通員工晉升為管理層,其主要途徑也是成為自然領袖了。如果你明白了這個理,就能把舵掌控得更加穩妥,方向更加明確,到達彼岸也就更加快捷。小王是我們的自然領袖,他是否有希望成為真正的領袖,這要看他以後的機遇。小王沒有讓領導者又愛又怕,一直堅持自己是個建議者,而非統治者,把握好這個尺度對領導者就不會產生威脅。但願小王不要埋沒他的才能,好歹這是個資曆,讓領導者欣賞的能力。但小王仍在領導者的統治之下,努力做著建議者。其中的原因小王自然知道,就是缺乏一種馳騁殺場的勇氣和成功的機遇。
我們本著美好的“一代新人勝舊人,長江後浪推前浪”願望,願意看到自然領袖成功地過渡為當權領袖。要關注的是,過於強勢的自然領袖,有可能通過各種方式被封殺,如給其彙報工作的機會,不讓參加主要會議,其方案、意見、能力無法傳播;此外,民眾基礎容易被權力或利益瓦解,做自然領袖的難度和抗爭力難度很大,有被除掉的危險,所以做自然領袖要掌握好尺度。理解了自然領袖的成長過程,升職的路似乎也明朗了許多。值得注意的是,為優秀的自然領袖鋪好路,遠比除掉他容易得多,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威信,有自己的勢力,如果你要把他除掉,會損失一定的資源;萬一除不掉,又會給自己樹立一個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