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 方素芝歸位仙界 陸麗春遁入禪關(2 / 2)

挹香發急道:"老佛婆,無有不是的,此乃他不肯見我之言,待我自己進去罷。說著竟闖入雲房,恰巧是麗春之室。挹香見麗春,大哭道:"為何姐姐你存此苦誌,叫我何以為情!今日你們院子已被我打去了,假母已交付地方,明日送官究治。好姐姐,快些隨我歸去罷。"說罷大哭。麗春倒反了麵道:"你是何人?這裏乃是女眾焚修之所,你進來做什麼?快些出去。"挹香聽了發急道:"好姐姐,你不要如此了,我金挹香的心已如刀割去了。"麗春道:"放屁,我們沒有什麼金挹香認得,還不出去!"挹香見麗春執意如此,便雙膝跪在麗春身邊道:"好姐姐,不要如此。我苦煞了!"麗春道:"你不要如此無禮,可知我們清修之所心心無礙,色即是空之地。你不要羅蘇了。"說著將身上長領衣兒一灑,要向外邊去了。急得挹香扯了麗春的衣服道:"好姐姐,你真個決意麼?罷罷罷,我金挹香也是要看破紅塵的人,也不來勸你了,你自己保重,他日再來看你。"說著大哭一場,方才出外。齋又叮囑佛婆道:"那位小姐在這裏,你們須要格外伏侍他,不要當他出家的看待。用度一切,可到我家中來取便了。就是你們,我也要重重酬謝。"說著一徑出庵。

回了家中,也不告訴愛卿等,便取了一個名帖,寫了一張狀詞,命家人到地方處,一同送鴇母至縣。恰巧吳邑尊乃是一個姓高的,為官清正,最喜除邪。接了挹香的名帖與著呈詞,看了一回,十分大怒,便立刻升堂,將鴇母帶到,問了口供,打了五百藤條,著差遞解回籍。將院中升物細軟一並取了,替麗春造了一所庵堂。高公自題匾額,名之曰"誌修庵"。於是挹香氣也平了些,意謂麗春雖則如此,倒也有人曉得他是一個誌修女子了,不過心中有些不忍使他如此之念。

再說陳秀英也於前月訂盟一個開緞莊的何公為室,已定於出月初二日於歸。那日挹香到著他家,秀英告知其事,挹香道:"為什麼你們都要去了?"秀英道:"日月逝矣,不可再待。"挹香道:"是雖是,但我所恨者,昔日繁華,而今盡改,死的死,嫁的嫁,做尼姑的做尼姑。罷罷罷,你們都去罷。"秀英道:"你的言語卻也可憐,但是我們到了此時,你也不好怪怨的了。況且聞得巧雲妹妹也有了人了。"挹香道:"卻是何人,我倒沒有知道。"秀英道:"乃是一個戶部郎中,在京授職的。如今娶巧妹妹去為三室,我想倒也罷了。"挹香道:"你們罷了,叫我如何罷得,況且你這個人可曾去探聽探聽明白,不要自誤。"秀英道:"我曾托人細細打聽過了。那人乃是常州人,現開緞莊在於這裏,大都不至無靠。"挹香聽了道:"你們要去,我也不好強留的,隻要不至誤訂終身就是了。"說了一回,方才辭出。

要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