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化肥廠的建設也已經即將竣工,一間占地近三畝的院落內,是一排排製造車間。而那些車間內,光用來蒸煮石塊的土鍋就有十多口。其中的三口鍋已經冒起了濃濃的黑煙,由蕭川的大弟子劉俊親自監工,將鉀硝石融化,分解。
有關製造化肥的原理並不複雜,蕭川一股腦兒的全部傳授給了劉俊。而劉俊果然沒讓他失望,當第一份鉀肥被製造出來的時候,連蕭川都有些震驚了。這種純白的顆粒,散發出一股淡淡地腥味,雖然與後世那種精密機械製造出來的相比略顯粗糙,但卻已經是這個時代最好的東西了。而看劉俊的模樣,也是一臉的興奮勁。
要知道,蕭川雖然告訴了他原理,但具體的加工還需要無數的步驟,包括火候的控製,原材料的提煉,甚至混合比例。而這些,全部都是劉俊帶著幾名同窗好友,用了整整二十天的時間,一點點摸索出來的。中間,甚至被散發出來的古怪味道,熏暈了好幾次。不容易啊!蕭川摸摸鼻子,很懷疑如果換做自己,是否有如此大的毅力。
這孩子天生失聰,正是因為有這種先天缺陷,才比平常人更多了一份韌勁。這可是一個鑽研化學的好苗子。
“先生,這東西真的可以讓莊稼增產麼?”金秤砣同學自從上次被強行改名之後,已經很少提問了,這次抵不住內心的強烈好奇,終於鼓起勇氣問道。
蕭川摸摸他的腦袋,問道:“你記不記得,我曾經說過,咱們做學問的人,在遇到困惑時,需要怎麼做?”
“做……做試驗。”金秤砣同學連忙回答。
“不錯。那你還來問我做什麼,這些事情,正需要你們親自去試驗,證明給我看。”蕭川淡淡地說了一句。
“哦,我知道啦。”金秤砣眼睛一亮,一溜煙的跑得不見蹤影。
其他人見狀,也都若有所思的樣子。
蕭川習慣性的擺擺手,打發了這些小家夥們離開。看來自己這一月來的教育,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群小家夥們,已經漸漸把握住了做一名科學家最重要的東西——動手能力。其實,一個好的科學家,是否聰明一點都不重要,關鍵要學會動手解決問題。畢竟,科學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需要不斷的檢驗、探索。
等他們試驗出結果後,化肥的效果一定能征服流石村的村民。然後發動一些村民,開發出“試驗田”。等到明年春天,拉攏一些開封府大戶前來參觀,必定可以讓化肥一炮而紅,那麼化肥廠也就不會缺少顧客了。
這可是一條源源不斷的生財之路。
從踏入這個世界以來,蕭川第一次感覺到,原來自己的人生,竟是如此有意義。現在的西方,已經踏上了資本原始積累的征途,將血腥殺戮帶去了非洲、美洲。他們技術大爆發的時候還沒有到來,整體仍然落後於大明朝。
這,是不是自己的一次機會呢?
蕭川內心中,第一次滋生了一絲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