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蘆涇港旅遊生態園區(2 / 3)

11.桃園果樹

書院前邊的小河南側,偌大一片土地原是陳家的果園,當地人俗稱它為“桃園”。春天來了,這裏風光美麗,河邊的柳樹長出了綠色的新芽,桃花盛開滿園春色。桃花剛過梨花又開,使人目不暇接。果園中四季飄香,春桃采過,各種時令鮮果也陸續成熟供應。這就是陳氏的精明之處,他利用花園範圍較大,那裏又離城區尚有十裏之遙,處在港口旁的農村中,所以有條件發展特色農業為花苑服務。在那裏擁有大片土地,可以綜合開發利用。其周邊的天然河道和內部的溝港池塘是養魚的好地方。南片肥沃的田野名為桃園,實際種植各種水果,據說蘋果、梨子、柿子、香椽、棗兒一年四季鮮果不斷,僅桃子就有五六個品種,從春桃到秋桃能供應好長時間。葡萄園裏更是琳瑯滿目,有紅的紫的和青的各種不同品種,一串串地張掛著引人嘴饞。其他各種瓜果蔬菜更是品種繁多,數不勝數。

二、蘆涇港資源的旅遊價值

蘆涇港旅遊生態園區有地理區位優勢,自然生態環境優越,旅遊資源豐富,開辟新的旅遊景區具備許多有利條件。從以上的許多旅遊資源來看,既有自然資源,又有人文曆史資源,而且又以生態旅遊資源更為突出。因此建立生態旅遊景區的條件更好,價值更大。從發展的趨勢來看,生態遊逐步成長為旅遊的主流,前景寬廣。

生態旅遊的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尋求原始本色,潔淨的空間,所到地方最好保持本地特色,文脈、地脈雙雙受人類幹擾強度弱。蘆涇港旅遊生態園區仍然保持著生態平衡。

1.古樹名木的旅遊價值

蘆涇花苑內古樹名木,數量可觀,品種繁多,多處林帶,覆蓋麵積廣大,在長江三角洲地帶已極為少見。有珍稀性和奇特性價值;森林空氣清新,環境幽靜,是人們回歸自然,修身養性的理想場所,不僅有曆史文化價值,還有科學價值和療養價值,是本生態旅遊區的最重要的核心資源,是最有特色的生態旅遊資源。生態旅遊圍繞著古樹名木,果樹園林,可以開發多種旅遊產品,尤其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身的要求也更為迫切,療養休閑的旅遊產品更加熱銷,市場更加寬廣,文章可以大做。

2.原生態植物的旅遊價值

原生態植物的狀況反映人類自然幹擾強度弱的重要標誌,是原始性的一個重要尺度。蘆涇港旅遊生態園區,植物種類繁多,地麵植被覆蓋麵大。蘆涇花苑更是綠地率達99%,綠化覆蓋率達100%加上原生態的水網環境未被汙染,水中生物豐富,原生態的自然景觀充分顯露。這些是開辟生態旅遊的重要前提,為生態旅遊奠定了基礎。

3.農舍田野的旅遊價值

蘆涇花苑內有300餘畝農田,周圍蘆涇港村仍有1000多畝農田。農民以曆史上墾民的後代為主,民風淳樸,房屋建築,特色明顯。這是生態旅遊的重要襯托和鋪墊,可以開辟農家樂、垂約等的旅遊產品;鄉間的蘆葦蕩,春夏時節,蘆葦青翠,水禽起落,鳥群飛舞,生機盎然;秋冬季節,蘆葦枯萎,滿目蕭瑟,另有野趣,增添自然生態的氛圍,豐富生態旅遊的項目,滿足多種人群的需求。

4.別墅和庭院的旅遊價值

中西合璧的精美別墅在高大古樹叢中,增加了人氣和美感。據全市156家園林單位、56個園林式居住區排隊來看,雖各具特色,但範圍之大該處無疑為第一;而在城外江岸相依,景色適人之處,卻無一處可以相比;至於都市花園中的精品工程,無一處有該處之古樹林原生態依舊的景觀了。蘆涇花園係陳氏所建,百年曆史,南通私家園林的典範。庭院布局科學有序,以別墅為主居,原址後麵原有一排20多間二層磚木結構小樓組成了陳氏家居,現為遺址。麵對荷花池向四麵伸展,為亭、閣、樹、房相間,漫步其間,處處是景;棋亭、涼亭、健身房近在眼前,再遠處即以古樹布局為主體的園中園,林中林,周圍均為80年以上的大樹為烘托,形成大環境,給人一種特別新奇、浩酷的感覺。書房單獨設立在幽深河邊,古樹叢中,清氣養身,文氣養體,悠然自得。這本身就是一個難得的旅遊景點,是生態旅遊的一個重要項目,又是旅遊景區重要的基礎設施,可以擔負起客房、餐飲等服務功能,大大減少了投資,降低了生態旅遊的成本,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5.人文資源的旅遊價值

文化是旅遊的靈魂。生態旅遊也離不開文化。人文旅遊資源是生態旅遊的重要資源。蘆涇港本地具有多種人文資源。一是蘆涇花苑和別墅建築,為張謇門生、近代最早的規劃師孫支夏設計建造。該作品反映孫支夏的建築藝術風格。目前,他的存世作品已經僅存有限的幾處,如天生港大達輪步公司、俱樂部賓館、有斐館、桃之華等均已拆除。該別墅的建築藝術價值,更為珍貴。二是“南通保坍會”遺址,就在蘆涇河西岸。保坍會聘荷蘭年輕水利專家特來克為工程師,利用築水楗,改變水流,保護江岸取得成功,具有科學的價值。又反映了中荷兩國民間的友好往來。也反映了保坍會張謇、張詧等為當地民眾舉辦公益事業。三是蘆涇港口曾經是蘇北的重要港口,人流物流繁忙,商貿繁華,反映了曆史價值。四是蘆涇古鎮,曾經十分繁榮,卻被日寇燒毀,記下了侵華日軍慘無人道的罪行,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一個載體。另外還有永朝夕館、冰庫遺址等,如能複建,也是文史的載體。

生態旅遊資源與人文旅遊資源兩大類資源的結合,更具有優勢和吸引力。

三、關於目前蘆涇港旅遊生態園區的保護

如何保護和開發利用,值得大家進一步深入探討。我們認為目前要首先做好下列基礎性工作:

1.加強蘆涇港地區保護力度,實行有效保護

蘆涇港地段距南通市區較近,又在港閘工業區邊緣,必須對它有效保護,不允許其他項目進入,隨意開發。

2.加強蘆涇港地區水資源的保護,不能讓珍貴的有限水資源流失

盡管蘆涇港臨江靠水,但要將它建成自然生態園區,可利用的水資源卻不多,因其老港口已被堵塞和長江隔斷,僅存臨江部位,而建設自然生態園林景觀區,是離不開水的。

3.加強保護當地綠化資源,愛惜一草一木

蘆涇港生態園區之所以能吸引人們的視線,主要它擁有無數高大的古樹,這是整個南通除狼山風景區外,別無它處。今後若要開發建設蘆涇港生態園區,離不開這批古樹名木。除此以外,當地農家宅前屋後的林木果樹、竹林、蘆葦、水藻、浮萍、菱藕都是很好的天然植物資源。有了它們,才可以生存許多野生鳥類和動物,從而獲取當地各種生物的生態長期平衡,自然環境免受破壞。因此,從現在起就要重視當地一草一木的保護,不能對天然草木和生物隨意傷害。

4.加強園區內優秀建築遺存的保護力度

更要立即派專家加以核查登記,並做好詳細檔案,要像愛惜文物那樣加以保護,殘損的要撥出資金及時按原樣搶修,因為這些幸存曆史建築就是當地曆史文化的象征。

5.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珍惜每一寸土地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息的地方,失去土地就等於失去生存,節約土地就是節約資源。盡管蘆涇港地區還有這麼一片未被破壞的土地,但麵積還是有限的。盡管現在南通和港閘地區人口還沒有完全飽和,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長三角”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長,南通經濟進一步發展,人與土地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土地將更加寶貴。

6.加強規劃管理,杜絕盲目建設

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蘆涇港地區如何規劃,要及時請有關專家到實地認真考察,反複論證。再對蘆涇港地區自然生態園區建設,是否必要盡早作出科學合理規劃。當地的自然生態資源固然寶貴,一旦失卻就可能永遠無法挽回。但建設蘆涇港生態園區,必將對當地乃至整個南通帶來深遠影響。因此,決策時必須慎重,要聽取多方不同意見。在形成較一致意向後,從多個方案比較中選出一二較可行成熟方案,對外公示,廣泛征求社會各方意見,最後修正。因此,目前事先必須加強規劃管理。

四、關於蘆涇港生態園區的開發和利用

根據蘆涇港生態園區的自然條件,可以分步開發。前期可先開發蘆涇村別墅園區及周邊地區的一片,待取得一定效果後再逐步向縱深方向發展。這樣容易取得效益,同時第一期工程投入資金相應來講容易籌集。而且開發周期不長,易見成果。

1.首期開發範圍

首期開發的範圍應定在江堤北側蘆涇河兩岸,西至“兩百畝”,東達桃園東南界址,從書院後河向北三五百米為北界。這裏可集中建當地的景觀,也是自然風光最為優美的地段,曆史遺存、遺跡也較多,無須大興土木,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對外開放。

2.首期開發工程項目

為一炮打響蘆涇港生態園區旅遊項目,不妨在首期開發工程中重點抓下列幾個子目:

(1)清理蘆涇港河道,建造傳統碼頭。開放傳統小木船和現代旅遊船豐富水上活動。設立垂釣區,放養淡水河魚,開展各種垂釣活動。利用港汊多種荷藕等水生景觀植物。沿岸修建步行小道,多種垂柳等景觀樹木。

(2)修複一段蘆涇鎮街道。運用南通傳統建築風格,在蘆涇鎮修築一條街區。街區內設立部分傳統工藝店鋪和傳統食品商店。並在街鋪上開展一些民間傳統活動,表演民間藝術,豐富旅遊活動。

(3)修築木桶橋等橋梁。蘆涇鎮通往別墅等風景區的小橋,以及其他風景區之間的橋梁,都將會影響水上活動,同時也過分簡陋,不夠美觀。修築遊船通道,以多種造型結構,美化橋梁,增加景區美感,吸引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