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修造業安全生產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其對策研究——以南通市船舶修造業安全生產為例(2 / 3)

4.培訓製度規定的要求不到位

一些企業未全麵落實三級安全教育製度,有些外來務工人員進廠後,未經安全教育培訓就上崗作業,違章作業司空見慣,安全隱患時有發生。由於從業人員流動性大,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較低,特別是一些外來承包隊伍中的電焊工、冷作工、吊車工、鏟車工、電工等人員無證上崗現象比較突出。

二、船舶修造業安全生產存在問題的原因剖析

船舶是一個龐大而又複雜的係統,修造過程既複雜又多變。安全隱患多,事故頻發,既有客觀因素,又有主觀因素。船舶修造業存在上述突出問題其主要原因有三點:

1.現有的政策和法律上的缺陷

現行的國家政策和法律對船舶修造業的市場準入和源頭管理的規定不夠明確,準入修造行業標準不一,導致市場競爭無序,缺乏行之有效、相互配合的監管措施和行政手段,致使日常管理針對性不強。

2.現有的體製和機製上的失衡

長期以來,船舶修造業大多數是由所屬地掛靠管理,安全生產長效管理機製尚未完善,行業管理職責不清,責權不一致。加之,缺乏統一的船舶修造業安全生產規程,惡性競爭又愈演愈烈,也是造成事故多發的一個重要原因。

3.企業員工素質上的差異

船舶修造業特點要求企業負責人和職工文化素質和技術素質要適應船舶修造業安全生產的要求。然而事實上現有船舶修造業企業的負責人和職工,特別是中小型企業的負責人和職工的素質現狀遠遠不能適應船舶修造業安全生產的要求。據調查了解,一些中小型企業的負責人雖然以前幹過船舶修造業,但業務並不熟悉,特別是船舶修造安全生產管理缺乏經驗,也有的從來就沒有接觸過船舶修造業,中小型船舶修造企業的職工除了被高薪招聘的曾在船舶修造業工作過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外,大部分職工基本上都沒有經過正規的船舶修造業知識的教育培訓,甚至農民工占很大比例,這些職工船舶修造知識不多,安全意識不強,安全知識薄弱,安全技能缺乏,這種素質的差異是導致安全生產事故隱患的重要原因。

三、解決船舶修造業安全生產突出問題的對策措施

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安全發展,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管,有效遏製重特大安全事故”,這充分表明黨中央、國務院對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關心和重視。針對船舶修造業存在的問題,結合我們南通市監管船舶修造業的實際,筆者認為應采取以下應對措施:

1.要在強化政策引導上下工夫

要充分考慮利用國家對造船行業政策調整的契機,研究製定出一套有針對性的地方產業等,適當提高門檻,依照市場經濟的法則,規範市場準入,實行優勝劣汰,通過政策引導和法律的支撐,避免不良競爭,使造船企業逐步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逐步提高企業的本質安全度。要加強在經濟政策上的引導,通過實施風險抵押金、安全費用提取、安全信用保證體係、工傷保險費率浮動等經濟手段,促進企業加強安全生產工作。要規範船舶修造業安全生產的行為,南通市根據安全生產法等法律、法規,參照有關國家規定和標準,結合南通市實際,製定了《南通市船舶修造企業安全生產規範》和《船舶生產企業生產條件基本要求》,使南通市船舶修造業安全生產監管工作開始走上了規範化的軌道。但由於地市級規定缺乏權威性,建議國家有關部門盡快出台船舶修造業市場準入許可製度和船舶修造企業安全生產規範。

2.要在強化行業指導上下工夫

船舶修造行業主管部門要強化行業安全管理,依據行業特點,認真製定相應標準及要求,牢牢把握本行業的工作重點,針對存在的難點和薄弱環節提出針對性對策措施,善於總結提煉行業中各單位的好的做法,善於借鑒國外一些先進的管理經驗,結合本行業實際加以細化和推廣,體現指導的專業性。同時,行業主管部門還要認真督促各基層單位抓好責任製的落實,組織開展安全專項檢查,嚴格依照行業要求認真開展安全生產工作的考評。

3.要在強化資質審查上下工夫

針對目前我國船舶修造企業的準入門檻還很低,很多船舶修造項目采用掛靠或使用外包的實際狀況,行業主管部門要按照《安全生產法》有關規定,嚴格對使用外包企業及外包工程隊的法定代表人、安全員和特種作業持證,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台賬以及過去安全生產等情況進行安全資格和資質審查,從源頭上抓好管理和監控。

4.要在強化企業安全資金投入上下工夫

各造船企業要確保安全生產資金的投入及使用。一是要按照政府有關安全生產政策、法規建立相應的製度,單獨列賬,企業足額提取安全費用,保障安全生產重大設施、設備、人員培訓、隱患整改的資金到位。二是要針對船舶修造業容易出現的安全隱患,按照高標準、高起點的要求,對安全生產科學規劃、分類,加大對重大安全隱患整改的投入。三要提高安全技術投入的份額,積極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以先進的科技手段來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