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未曾沉睡的菁桐(2 / 2)

他們共同放了一個天燈,在白色的天燈上寫下心願。我曾納悶為什麼會是白色,這日在菁桐找到答案。車站外老街上很多出售天燈的鋪子,其中一家門前貼著不同顏色的天燈代表的含義,白色,祈求平安健康美滿快樂,那麼,換了我也會選擇白色。

菁桐老街是我見過最小的街道,但小吃店、冷飲店、雜貨和旅遊紀念品店店樣樣俱全。車站邊的菁桐鐵道故事館收藏有電氣路牌閉塞器、轉轍器、舊式車票箱等文物,跟菁桐鐵道餐廳一樣讓火車控們著迷。故事館窗簷下掛滿許願筒,一個身穿鐵路員工製服的笑臉大叔人像站在窗台上,邊上的綠色郵筒上寫著“幸福郵筒”的字樣。從這裏寄一張蓋著菁桐郵戳的木製明信片給朋友,是很多人乘車來此的目的之一。

我沿著老街走到盡頭,一個中年女人的攤位吸引了我的目光。一把臨時支起的陽傘,一張桌子上的大盆裏分明是做好的愛玉,老板正在給兩個學生摸樣的人盛愛玉,我聽見她在問,要甜一點還是酸一點。

台灣叫做愛玉的這種小吃其實是我熟悉的東西,家鄉稱之為冰粉,用一種植物的果實放在水中揉搓,果實中的某種成分與水溶合反應之後凝固為透明的啫喱狀固體,要吃的時候劃成小塊,依據個人口味加入糖和果脯之類的東西,再加上冰塊就是消暑美食。

我停下不走的原因,是因為看見老板邊賣邊做,她給我盛了一杯之後又開始幹活,戴上橡膠手套搓愛玉,打檸檬汁,調蜂蜜水,忙得不亦樂乎。

她的三個孩子也在邊上,最大的男孩吵著要幫媽媽幹活,她便替他戴上手套,囑咐他小心盆裏搓好的愛玉,弄髒了就不能給人吃啦。她自己就騰出手去弄糖水,一邊跟站在攤前的我打開了話匣。

今天好忙,天氣熱客人多做愛玉都來不及,剛剛做好的糖水還被小孩打翻了,現在要趕快重做。

中午回家給他們做飯,看到打開的牛奶忘記放回冰箱不能喝啦,我就跟大兒子發火,妹妹不懂事你也不知道牛奶喝完要放回冰箱啊。

我們搬到這裏來住已經十多年,這幾年菁桐熱鬧了,好多人來看這裏的火車和老房子。

愛玉大杯的8塊小杯的6塊,天燈和許願筒要不要買一個,我們可以替你放的。

我坐在陽傘後麵的小凳子上喝愛玉,靜靜地聽她說,看她的三個孩子分吃一碗刨冰,最小的女兒舀不起來,哥哥和姐姐輪流喂她。

這才是我所要愛的菁桐。

離家出走的母親,酗酒的父親,鐵路旁的老字號鍾表店,跟古老的軌道一起慢慢湮滅的年輕女孩,跟青春和愛情一起沉睡的生命,這是我在電影《沉睡的青春》裏看到的菁桐,深刻卻過於沉重。

無論絢爛還是沉重,青春總歸會成為過去,當一切浮華散去,生活呈現出本身的質樸與平淡,這才是屬於我們的幸福吧。

最近幾年我的心境逐漸與往日不同,這是做了母親之後的改變,要是早幾年遇到這一家母子四人,也許就隻是匆匆而去的過客。而今她們如此讓我動容。

因此,我在這個愛玉攤上消磨著餘下的時間,直到聽見汽笛聲由遠而近,老板提醒我說火車來啦,才跟她們一家道別。

§§第十三章 三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