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長條桌邊圍坐了三四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大概六、七歲的樣子,桌上擺滿吃的喝的以及幾本圖書。看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我琢磨著媽媽帶孩子來的咖啡館,一定得有適合孩子們吃的健康、安全和美味的食物,這可是個不小的工程,Baby Kichen怎麼解決的呢。
這個問題在咖啡館的衛生間的牆上找到了答案。是一份剪報,台北當地的雜誌上對Baby Kichen的介紹,原來咖啡館給孩子們吃的食物,熬粥用的是有機米和昆布高湯,蝦和魚都是無汙染無毒的,雞蛋是花蓮契約農場的有機蛋,老板定時去看是否打抗生素是否放養,餅幹一開始用日本進口的,後來老板發現添加了防腐劑,就自己做少鹽巴少糖少油的長牙餅幹,做成小朋友喜歡的動物形狀。新鮮的果蔬汁自不在話下,招牌是新鮮牛奶與可可粉調製而成的飲品,媽媽可與寶寶一起享用。
看到這裏,心想老板肯定是個做了媽媽的有心人。果然,Baby Kichen的創始人林婷婷開這間咖啡館的宗旨,是讓跟自己一樣喜歡喝咖啡的女子做了媽媽以後不要犧牲對咖啡的愛好。為了讓媽媽們放心滿意,林婷婷費盡心思,光是菜單設計上就考慮了一年之久,除了孩子的食物也有適合大人的正餐和沙拉,連衛生間也是一大一小兩套。
走出衛生間回到座位,我心裏對老板的羨慕裏更多了佩服,擁有這樣一家咖啡館是很多媽媽的夢想,但要做到Baby Kichen這樣周全著實不容易,做這樣一家與眾不同的咖啡館需要很多智慧和勇氣。
這時咖啡館來了兩位年輕的媽媽,她們推車中的寶寶看上去隻有兩三個月大,其中一個躺在那裏手舞足蹈,鼻梁上還架著幅墨鏡,可愛的樣子惹得我多看了幾眼。聽見她們在問,沒有位子了嗎。我趕緊起身表示可以把我坐的桌子讓出來,然後坐到了吧台上。
我一個人坐哪兒都可以,小寶寶和寶寶媽媽們還是需要一張桌子。看著兩位年輕的媽媽一邊陪著寶寶,一邊交流著最近的育兒心得,我對她們的羨慕難以言傳,要是當初在北京也有一家這樣的咖啡館,那該多好。
在吧台坐得高看得遠。門口的小黑板上寫著烘焙小達人課程,是咖啡館專門為孩子們開設的烘焙學習課,讓三至六歲的孩子動手自己做甜點。大人的沙發邊上擺著兒童沙發,還有低矮的靠背椅,以及嬰兒椅,加上媽媽們自己帶來的嬰兒車,咖啡館裏不同年齡的孩子都有適合自己的座位。吧台上有咖啡館的介紹資料,大安區新生南路新近開了家分店,看來喜歡帶著寶寶到咖啡館的媽媽越來越多。
為什麼不在北京開家這樣的咖啡館呢。當這個念頭從腦子裏冒出來,我就再也不能把它趕出去。
小貼士:
1、富錦店地址:台北市鬆山區富錦街386號
2、新生店地址: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三段23號
每周一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