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走向布達拉(11)(2 / 3)

“拉薩要看的也就是寺廟,城內城外幾十座寺廟,你們要看也看不完。這樣吧,從明天開始,我陪你們去看幾座最能代表佛教文化的重要寺廟,至於布達拉宮,留到最後朝拜吧!你們一路辛苦了,吃好了就早點去休息。”

索南尼瑪和兩位小喇嘛,住在同一條巷子的親友家裏。第二天我們吃過早點,他們三人就來了,領我們來到大昭寺。開始沿大昭寺轉經長廊轉了一圈,寺院占地25100平方,有5座金頂,108個佛殿,轉經時藏族教民轉著經筒,唸著經文,有的還長跪長拜,狹窄的長廊裏十分擁擠,香煙繚繞,花去了好幾十分鍾。我夫人和多多、夏青極為虔誠,隻有不信佛的我和長沙假小子擠在人叢中看熱鬧。

進入大昭寺藏青布上綴著白色佛教圖案的正門,青石板的地麵,被磕拜者的身體磨得油亮,凹凸不平。散發著酥油味的藏民,手上無一例外提著一隻小暖瓶,裏麵盛著酥油,我猜想是去佛殿上添燈油吧。門側巨大的轉經桶,車軲轆似一刻也沒有停下來過,人群擁擠但十分平靜。

走進始建於公元647年的寺院,這座現存最輝煌的吐番時期的古老建築,處處令人驚歎,乍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的金頂,一座連著一座的佛殿,各種佛的金身塑像,鎮寺之寶的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還有帷幕重重的經幡、色彩鮮麗的唐卡和長明的酥油燈,營造出莊嚴迷幻的世界。

她們禮佛,我隻算是參觀。在一處大殿一角,供著一隻白山羊,羊身上披紅掛彩,我問索南尼瑪:

“這是什麼佛?”

索南尼瑪又說了個傳說故事:1300年前,藏王鬆讚幹布的尼泊爾妃子赤尊公主,想在“惹薩”建一座神廟,供養她從家鄉帶來的釋迦佛祖八歲等身像。但神廟反複幾次都在建成的當天夜裏倒塌了。文成公主進藏後,精通陰陽八卦的她測出這河穀地形如一巨大魔女仰天而臥,“惹薩”正是魔女的心髒,臥塘湖(牛奶湖)是魔女的心血彙成,要用lOOO隻白山羊馱土,在此處填湖建寺才行。大昭寺建成後,文成公主將她從長安帶來的釋迦摩尼十二歲等身像供奉於此。鬆讚幹布為了感念那些日夜馱土的白山羊,因為它們才有大昭寺,在寺廟周邊形成了居民區,這是最早的拉薩。遂吩咐工匠雕塑了這尊白山羊,安置在大殿一角享受信徒香客的朝拜和祭祀。

赤尊公主帶來的釋迦佛祖八歲等身像,後來移駐隨後建成的小昭寺,藏王的兩位妃子各得其所。

在大昭寺花去大半天時間,下午逛街。兩位小和尚有事去了,就索南尼瑪一人陪同。晚上,他把我們帶到他下榻的地方吃晚飯。原來,這是索南尼瑪的胞弟尼康的住所,他弟弟二十四五歲,是一個標準的藏族美男子,卻剃了光頭,披一身紅僧袍,他正在拉薩佛學院進修。

房間兩室一廳,大客廳裏地上鋪著藏毯,家具簡陋,一張矮桌,一張高桌上卻有一台大屏幕電腦。我們進去時,美男子喇嘛正在上網,從廚房走出一個“尼姑”穿著的姑娘,索南尼瑪用藏語向姑娘吩咐了一句,“尼姑”轉身從廚房端出了酥油茶和藏式點心。等我們在矮桌旁席地而坐,索南尼瑪指著下了電腦的美男子和“尼姑”說:

“這是我家大弟索南尼康,這是阿妹。弟弟尼康在佛學院進修,阿妹在這裏照管他的生活。”

索南尼康會說漢語,“尼姑”阿妹卻不會,我們跟佛學院的“研究生”聊天時,阿妹默默把準備好的飯菜擺上桌。在吃飯聊天時,我想探究一下佛學研究生的曆史知識和對西藏主權問題的立場。看看流亡國外的達賴對當今佛學精英有何影響,我提到曾經看過的《衛藏通誌》一書,說:

“清王朝在西藏設有駐藏大臣,代表朝廷管理西藏,索南尼康,你怎樣看待達賴所謂的西藏主權問題?”

“哦,這是個敏感詞彙。清乾隆年間,就發生過藏王珠爾墨特的叛亂事件。他與七世達賴爭奪政教統治權,串聯準噶爾蒙古,謀劃控製達賴,趕走駐藏大臣。當時朝廷在藏地沒有駐軍,兩位駐藏大臣及隨員隻一百多人,形勢危急。駐藏大臣決定‘先發製人,雖死猶生’,兩人設下圈套,請珠爾墨特到駐藏大臣衙門聽旨議事。珠爾墨特並不疑心勢單力孤的駐藏大臣會怎麼樣,帶人前往。一大臣假意捧出聖旨,在珠爾墨特跪下聽旨時,另一大臣揮刀將他砍倒,隨從一擁而上一頓亂棍,珠爾墨特當即斃命。叛匪隨後前來攻打駐藏大臣衙門,兩大臣和隨員死戰堅守。終因寡不敵眾,正大臣傅清多處負傷,殺死數名叛兵後以刀自刎。副大臣拉布敦則揮刀跳下樓,直殺得腸子從傷口流出滿地,最終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