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人格測量(2 / 2)

16種人格因素量表的次組因素和預測因素。

4.內外向人格調查表

內曼(Neymann)和科爾斯坦特(Kohlstedt)編製了一套測驗人的內、外向性格的量表,量表中有50個題目。25個屬於外向,25個屬於內向。測驗時如果被試認為自己的情況符合提問內容,就在“是”上畫○,不符合就在“否”上畫○。難以回答是或否者可不答。

測驗結束後可自己統計得分,凡在序號2、4、7、9、11、14、16、18、20、21、23、24、27、29、30、32、34、36、39、40、42、45、47、49、50等題答“是”者和在除上述序號其餘各題答“否”者均得外向分1分,然後按下列公式計算。

二、投射法

投射法是在測驗時主試向被試提供一些刺激,如眾多的單詞,內容模糊的圖片,未完成的句子,沒有結局的故事等等,讓被試在不受任何控製或暗示的情況下,通過自由聯想將自己的反應投射在回答的問題之中,即讓被試在不知不覺中表露出自己的人格特點。測驗完畢,主試參照常模對被試的人格特征進行評定。常用的投射方法有羅夏(H。Rorschach)墨跡測驗及主題統覺測驗。

1.羅夏墨跡測驗

羅夏墨跡測驗由瑞士精神病學家羅夏編製。他所用材料是10張對稱的墨跡卡片(5張黑色,5張黑色加彩色),這種材料是在一張卡片上灑一團墨水,對折之後一壓,再展開就是一團對稱的、亂七八糟的、無序的圖像。

這些墨跡圖片,按人們習慣的認識趨向把它們可能看成假想的臉孔、動物、戰場、白雲等等。測驗時主試按卡片編排的順序逐張問被試:“這可能是什麼?”“你看見什麼?”或者問“這使你想起什麼?”主試根據被試的回答,從下列四方麵對其進行評分:

①部位:被試對墨跡全部或一部分作出反應,用以測驗被試知覺的範圍及風格。

②決定:是對形狀還是對顏色反應,把圖表看做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以測量被試情緒的穩定狀態及性格類型。

③內容:把墨跡看成是動物、人形或風景或其他什麼,以判斷被試在見識、學識、興趣等方麵的情況。

④從眾性:看被試的反應與一般人的反應一致還是與眾不同,以測量其個性傾向性及創造性等等。

羅夏墨跡測驗的評分方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需經過專門的訓練才能掌握。

2.主題統覺測驗

它是用有意義的圖形作為刺激。測驗時讓被試看一張圖片並要求說出這張圖片表示什麼故事情節,或者要被試將這個故事情節用一段話寫出來。

被試在描寫故事情節或者敘述過程中要求回答以下問題:①圖中主人公以前發生過什麼事情?②現在發生了什麼?③他感到怎麼樣?④結局如何等等。回答問題時要求被試盡量描述生動,帶有戲劇性,充分發揮想象力。這樣被試就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將自己內心的衝突、願望、態度以及所受到過的挫折等投射在編造的故事情節之中,主試根據其回答問題中所反應的情況,可以判定其個性特征,通過此類測驗,還可以幫助醫生對精神病人進行診斷。

三、人格測驗在衛生管理中的應用

人格測驗是測量人的個性心理特征的一個重要工具,在學習個性與衛生管理一章時,我們已經討論過個性心理特征同衛生管理的關係,因此利用人格測驗測出職工的個性心理特征有利於我們更好地管理和教育職工,將職工進行適當的安置,對職工進行恰如其分的評價,充分發揮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創造更高的工作績效。但是應當注意的是,人格測驗的結果並不能絕對地將一個人劃入某個範圍內,其使用也還有待進一步討論,因此管理者隻能將其作為參考,而不能不加選擇地濫用。

(張柏華 粟瑩 郝雁麗 王飛 楊占江 高毅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