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測量也稱個性測量,是用心理測驗的方法對人的個性進行測量,即測量個體在一定情境下經常表現出來的典型行為與情感反應。通過人格測量,可以了解一個人的動機、興趣、態度、價值觀、氣質、性格以及情緒的穩定性等,以預測個體對工作適應程度,為人才的選拔和安排提供科學的依據。
目前,人格測量方法已多達數百種,內容包括需要、動機、興趣愛好、情感、性格、氣質、人際關係及價值觀念等與社會行為有關的各種心理特征的測量。在人格測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自陳量表和投射量表。
一、自陳量表
自陳量表也稱自陳問卷,屬於文字性的測驗。它要求被試對量表中一定數量的有關自己人格特征的問題作出回答,常采用是非式(對問題回答是、否);折中是非式(對問題回答是、否、不一定);文字量表式(對問題回答最讚成、比較讚成、讚成、不大讚成、不讚成)等等。然後據此評分,並經過統計得出結論,作出個性鑒定。常用的自陳量表有艾森克個性量表,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卡特爾因素量表,內外向人格調查表等等。
1.艾森克個性量表
簡稱EPQ,是英國心理學家艾森克(J。Eysenck)教授與其夫人合作編製的,分為成人和兒童兩種,分別調查16歲以上的成人和7-15歲兒童的個性類型。1982年,湖南醫學院的龔耀先教授組織有關人員,協作完成了兩個量表的項目篩選工作,並在我國加以應用。
艾森克個性量表中的成人量表與兒童量表都各有88個問題。被試在對每個問題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後,就可以將回答結果輸入計算機進行統計處理得出結論。
艾森克成人個性量表問題舉例:
(1)你是否有許多不同的業餘愛好?……是,否
(3)你的心境是否常有起伏?……是,否
(5)你是否健談?……是,否
(15)你容易激動嗎?……是,否
(35)你是一個多憂多慮的人嗎?……是,否
(55)你是否喜歡與人混在一起?……是,否
2.明尼蘇達多相人格量表
由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哈撤衛(S。R。Hathaway)和麥肯萊(J。C。Mckinley)所編製,是目前最通用的人格測驗之一。表中包括500餘題,每道題印在一張卡片上,被試按個人的意見,將卡片分為“是”、“否”、“不一定”三堆,然後統計處理。
明尼蘇達多相人格卡片式量表舉例:
(1)我喜歡看機械方麵的雜誌。
(2)我的胃口很好。
(3)我早晨起來時,多半覺得睡眠充分,頭腦清醒。
(4)我想我會喜歡圖書管理員的工作。
(5)我很容易被聲音吵醒。
(6)我喜歡看報紙上的犯罪新聞。
(7)我的手腳經常是很暖和的。
(8)我的日常生活中,充滿著使我感興趣的事情。
(9)我現在工作(學習)的能力和從前差不多。
(10)我的喉嚨裏總好像有一塊東西堵著似的。
3.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量表
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教授認為性格有16種因素,隻要測定一個人的這16個因素達到什麼程度,就能知道這個人的性格。卡特爾用這16個因素編成16個組,每個組有十幾個問題,每個題讓受測者從“是”、“不一定”、“不是”三個答案中選擇一個來回答。每套測驗量表有187道題。每題答案可分別得1、2、3分。運用統計方法換算成標準分填入有格的圖表中,就可以看出受測者的性格輪廓。
16種人格因素量表以正常人群作為使用對象,不僅可以反映被試人格的16個方麵及整體人格特點,還可以通過某些因素的組合獲得性格的內外向、心理健康、人際關係、職業傾向、新工作環境中有無學習和成長能力、創造性、將來會不會有成就等信息,所以,運用的範圍非常廣泛,在人格評定,員工招聘、職業選擇、心理健康、事業成就預測、生活問題指導等方麵都極具使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