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測量分為一般能力測量、特殊能力測量以及創造能力測量。
一、一般能力測量
一般能力測量,主要是指人的智力測量。智力是人的各種認識能力的綜合反映,其核心是人的抽象思維能力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除此之外,還可以做注意能力、記憶能力及思維能力的測量。
(一)智力測量
智力測量是使用一套比較係統的測量題目,在一定的條件下對個體進行測驗,並用數值來表示個人智力發展水平的方法。
目前,在國內外最有影響也最具權威性的智力測量主要有比內智力測驗和韋克斯勒智力測驗,瑞文推理測驗也是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測驗。下麵,我們對這幾種測量量表作一些簡單的介紹。
1.比內智力量表
比內量表泛指比內—西蒙量表及以後各國修訂的統一量表,它是用來測量兒童智力發展水平的。比內—西蒙智力測驗把各種難易不同的題目按年齡順序加以編排,每個年齡都有六個條目,每個條目代表兩個月的智力,每通過一組題目就表明兒童所能達到的智力年齡(簡稱智齡)。如果一個4歲兒童通過4歲組的全部條目,又通過5歲組的三個條目,這個兒童的智齡就是4歲半。1917年,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推孟教授對比內—西蒙量表進行了修訂,製成斯坦福—比內智力測驗。這個量表除內容有所增刪外,在智齡概念的基礎上又引入了智商的概念即智力商數,常用IQ表示。其計算公式是:
[c-p331-17]
當一個人的實足年齡和所測量出的智齡相等時,智商IQ=100,表明他的智力發育達到該年齡階段應達到的智力水平,屬於平常狀態。當智齡大於實足年齡時,智商IQ大於100,說明智力水平較高;當智齡小於實足年齡時,智商IQ小於100,說明智力水平較低。
從上述公式中得出的智商稱為比率智商,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因為最初采用這種方法時是假定智力隨著年齡而不斷地發展。實際上,年齡是等速增長的,智力發展則不等速,一般來說智力發展先快後慢。因此,用上述方法計算智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平均智力就會越來越低。從1960年的修訂本開始,比內量表接受了韋氏量表的計算方法,改傳統的比率智商為離差智商了。
2.韋克斯勒智力量表
韋克斯勒智力量表簡稱韋氏量表,是另一種在世界上被廣泛使用的標準智力測驗。它包括韋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韋氏兒童智力量表(WISC)、韋氏學齡前兒童智力量表(WPPSI)三種。
韋氏量表屬於成套測驗,即每一種量表都由很多分測驗組成。這些分測驗可以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言語分測量,包括知識、領悟、算術、相似性、詞彙、數字廣度等六項;一部分是操作分測量,包括圖形填充、圖片排列、木塊圖、圖形拚湊、數字符號等五項。測量結果可以分別得出一個人的言語智商、操作智商和總智商三個數值。
韋氏量表采用離差智商來表示智力的高低,離差智商是根據一個人的智力分數(即測驗成績)與同齡正常人被測總體的平均分數相差多少個標準差來計算。其公式是:
式中,X為個人所得分,為團體平均分,S為團體標準差。
離差智商的絕對標準分在各年齡組不能比較。如一個18歲的受測者IQ為115,其絕對標準分與同年齡組的其他受測者的IQ115相同,但與不同年齡組的是不相同的。隻是,IQ115在各年齡組的百分位都相同。
韋氏量表是目前國際心理學界公認的一種比較好的智力測量工具,除用於智力測量外,還可以研究人格,也能作為神經心理的主要測量量表。臨床測驗結果表明,韋氏量表可以檢查人的大腦的損傷情況,敏銳地發現物理儀器都檢查不出來的輕微腦病變。
3.瑞文推理能力測驗
英國心理學家瑞文(J。C。Raven)於1938年設計編製出一種推理能力的測驗,被稱為瑞文推理能力測驗,簡稱瑞文測驗。這是一種使用方便,用途廣泛的智力測量工具,至今仍為國際心理學界和醫學界所使用。
瑞文測驗屬於非文字的智力測驗,可以用來“測驗一個人的觀察能力和清晰嚴密的思維能力”。它的測驗題目全部是由無意義的抽象圖形所構成的一個矩陣,每一個矩陣圖的右下角缺一塊(空檔),要求被試根據矩陣整體結構的圖片填補上去。
瑞文測驗適用的年齡範圍十分廣泛,6歲以上的任何年齡的被試都能使用它。在瑞文測驗的基礎上,心理學家又編製出瑞文彩色推理能力測驗,適用於5-11歲兒童和心理有障礙的成人;瑞文高級推理能力測驗,用於區分評價在瑞文測驗中得分較高的成人,使瑞文測驗的功能更強。
由於瑞文測驗是非文字性質的,又是由無意義的圖案構成,因而測驗的結果較少受特殊文化知識背景的影響。與其他智力測量相比較,瑞文測驗最突出的表現就在於它適用範圍的廣泛,不同年齡、職業、語言、文化背景的人可以使用,有語言障礙、心理障礙的人也可以使用。因此,用它作為測量的工具,可以進行跨文化研究,多年齡組的研究,正常兒童與病殘兒童的比較研究;醫學上也可以用它作為診斷和研究的輔助工具。此外,瑞文測驗不僅可以用於個體測驗,同樣也能用於團體測驗,使用方便、經濟、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