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心理學家已對瑞文標準推理能力測驗進行了修訂,並建立了全國常模。
4.其他形式的智力測驗
國外在工業企業中常用的智力測驗還有以下幾種:
(1)奧蒂斯獨立管理心理能力測驗。主要用於對智力水平及能力要求較低的工作的求職者的篩選,比如流水線的操作工作等。每次測驗所花時間比較少,並可進行團體測驗。
(2)溫得克人事測驗。這種測驗是奧蒂斯測驗的簡縮形式,主要用來預測求職者能否勝任某些簡單的工作。由於每次測驗隻需要12分鍾,所以,國外企業在挑選人員時普遍使用這種測驗。
(3)魏斯曼人事分類測驗。這是對群體的一種測驗,其測驗內容有數學和語言兩部分,適用於對較高一級人員的挑選,比如選拔基層管理人員或供銷人員。每次測驗約需半小時。
(二)個別能力測驗
最常用的有思維能力測驗、注意力測驗、記憶能力測驗等。
(1)思維能力測驗:我國目前常用的是“第四例外”思維測驗。該測驗分甲乙兩種方式,兩種方式難易程度相當。其方式是甲式或乙式都包括10幅圖或者圖和文字,每幅分為4個方麵的內容,其中3個內容為同一類型,另外一個屬不同類型即“例外”。測驗時要求受試者選出“例外”並說明其選擇的理由。評分方法分為5等級,每一級,最高分為10分,最低分為0分。
(2)注意力測驗:主要是對求職者或從業人員注意和穩定性、靈活性以及注意力分配等方麵進行測驗。人們多采用畫消測驗來進行。該項測驗也可用於對從業人員工作疲勞程度的檢驗。
(3)記憶能力測驗:對於該方麵的測驗人們研究得比較深入,總體上可分為兩種類型,即新時期記憶和成套記憶量表。人們常用的成套記憶量表是韋氏記憶量表。
韋氏記憶量表在美國流行很廣,傳入我國後經過龔耀光教授等人的修訂,在我國廣泛使用。韋氏記憶量表原先包括7個項目,即常識、定向力、精神控製能力、邏輯記憶、數字記憶、視覺記憶以及成對聯想學習等。測驗時,根據被試7個項目的得分可計算出其記憶商數(MQ)。修訂後的韋氏記憶量表增加了記圖、再認和觸摸3個項目,共10個項目。韋氏記憶量表分為甲乙兩套,人們需要做對照檢查時常使用甲乙兩套測驗量表,一般情況下,對被試所做的測驗隻用甲乙兩套中任何一套即可。
二、特殊能力測量
特殊能力測量又稱為能力傾向測量或者稱為特殊性向測量。它用於測量一個人是否具有從事某種專業活動的能力。標準化的能力傾向測量具有兩種功能:一種是判斷個體具有什麼樣的能力即診斷功能;第二種功能是進行預測即測量個體在所從事的活動中,成功和適應的可能性,以預測個體是否具有某種特殊的潛在能力。
常用的特殊能力測驗有以下幾種:
(一)機械能力測驗
機械能力測驗用於測量人們判斷空間形象的準確性以及對機械原理的理解程度。人們通常使用的有明尼蘇達(Minnesota)的空間關係測驗及修訂明尼蘇達的紙板測驗,另一類是斯元奎(J。L。Stenguisti)的一般機械安裝測驗。
明尼蘇達“空間關係測驗”主要使用的材料是四塊木板,分別用A、B、C、D代表。每塊木板上有58個形狀大小各不同的空洞,另外還有同樣數目的木塊,其形狀大小與木板上的空洞和C、D兩塊板的空洞除位置不同,其他形狀大小都相同,因此,它們分別都可用一組木塊。測量時要求被試把一塊板上的木塊放到另一塊板的空洞中,以測驗其時間和錯誤的次數,利用測量結果來判斷個體的能力。
(二)運動能力測驗
這種測驗主要是通過對個體手指的靈活性、操作能力、運動能力、肌肉的協調能力、手眼的協調以及反應時間等的測量來衡量一個人的運動能力。常用的方法有歐卡諾(OConnor)的手指靈巧測驗,麥克奎裏(Maoguarrie)的機械能力測驗,明尼蘇達的操作測驗,普渡(Purdue)的釘板測驗等等。
歐卡諾的手指靈巧測驗主要是一塊木板,上麵有100個洞,每10個洞排列成行,備用工具有鑷子、大頭針、小木栓等。測量時要求被試在一定時間內用手指或者鑷子將大頭針或者小木栓插入小洞中,測驗結束後,按被試完成任務的程度及所用時間計算總分。該測驗後來發展為釘板測驗,它對選擇牙醫、機構安裝工、裁縫等具有重要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