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自信能改變你的人生(1 / 3)

信念能創造奇跡

18世紀在挪威有一個著名女作家溫塞特,她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一個人有足夠的信念,他就能創造奇跡。”人生就有許多這樣的奇跡,看似比登天還難的事,有時候輕而易舉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別就在於非凡的信念。

我們難以想象,一個沒有任何信念的人,將會成就怎樣的大事業。假如一個人無信念,且思想簡單,那麼他做任何事都不可能有好的成績。當你把信念、信心應用在自身、你的朋友或你所堅信的事物上,就會產生一股積極的行動力量,有這種力量,你必將走上成功之路。當你信任自己的想法和能力、信仰宇宙間未可知的無窮力量,再加上確信自己的意念和行為,那麼這一切必將引領你邁向成功之路。

美國著名作家歐·亨利有一篇膾炙人口的短篇小說———《最後一片樹葉》,那裏麵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名叫喬西安的女畫家患了絕症,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她的朋友休易在陪護著她,休易也是一位畫家。這天,休易來到病房看見喬西安側身躺著麵向窗外,她以為喬西安睡著了,就在旁邊悄悄地畫起畫來。可是,她不時聽到一種微弱的聲音。

休易輕輕地來到病床前,看見喬西安並沒有睡著,而是正睜大了眼睛看著窗外,嘴裏還不時地數著:“12,11……”休易覺得很奇怪,看著窗外,除了空落落的院子,幾米開外的一堵牆及趴在牆上那條老藤之外,再沒有什麼了。而且老藤上的藤葉也已掉得差不多了。於是,休易問:“怎麼了?”

“8,7……”喬西安還在數著。“越來越少了,藤葉隻剩下6片了,等最後的一片掉下來,我的生命也就結束了。”喬西安低聲說著。

“快別胡思亂想了,你的病馬上就會好起來的。”休易安慰道。

喬西安依然望著窗外自言自語著:“又掉了一片,還剩下5片了。天黑之前最後一片能掉下來就好了,我也不用再等了,太累了,太累了……”喬西安等待著那最後一片藤葉的飄落,也在悄然地等待著自己生命的終結。

她的心事被隔壁病房的一位老人聽說了,老人也是一位畫家,麵對這個即將隨風飄逝的年輕的靈魂,老人在想:我該為她做點什麼呢?這一天慢慢地過去了,天漸漸黑了下來,喬西安再次望向窗外的時候,依稀看見還有一片葉子掛在藤上。夜裏,北風又起,秋雨敲打著窗欞。第二天一大早,喬西安迫不及待地拉開窗簾,啊,還好,最後的一片葉子居然還在!

它仿佛給了喬西安巨大的能量,從那天以後,她求生的欲望日漸強烈,最後,喬西安終於戰勝了病魔。出院之後,她才知道,那最後的一片葉子是隔壁的老人畫的一片假葉子,然後掛在藤上的。

她站在藤下,被老人感動了。

其實,喬西安真正要感謝的不僅僅是那位老人,還有她心中的那份信念。真正有生命力的不是那片藤葉,而是她求生的信念。

自信的人必有堅定的信念愛因斯坦說:“由百折不撓的信念所支持的人的意誌,比那些似乎是無敵的物質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信念,是成功的起點,是托起人生大廈的堅強支柱。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一個人能夠憑借內心強大的自信戰勝一切困難和挫折,那麼這個人必定是信念的積極擁護者。

在蘇格蘭東北部的一個農場,有一個叫伊芙琳·格蘭妮的女孩,從8歲時她就開始學習鋼琴。隨著年齡的增長,她對音樂的熱情與日俱增。但不幸的是,她的聽力卻在逐漸下降,醫生們斷定它的耳病是由於神經係統的問題造成的,難以恢複。醫生們預言,12歲時她就會徹底耳聾。

可是,她對音樂的熱愛從未停止過。

她一直以來的理想是成為打擊樂獨奏家。為了演奏,她學會了用不同的方法“聆聽”其他人演奏的音樂。她隻穿著長襪演奏,這樣她就能通過她的身體和想象感覺到每個音符的振動,她幾乎用她所有的感官來感受著整個世界的樂聲。

經過幾番周折之後,她終於成為了倫敦著名的皇家音樂學院的一名“特招生”。在學習的那幾年中,她刻苦努力,在畢業時榮獲了學院的最高榮譽獎。後來,她成功了,成為了一位著名的打擊樂獨奏家。為什麼耳朵已經完全失靈的她能夠創造出這樣的音樂奇跡呢?正是因為內心強大的信念在支撐著她,使她產生了戰勝困難的決心和自信。雖然耳朵不靈敏了,但她學會了用全身的感官來聽———她的每一個毛孔、每一個細胞、全身的每寸皮膚和神經都成了她的耳朵。她沒有因為醫生診斷而放棄追求,醫生的診斷並不意味著她熱情的減退和信心的喪失。伊芙琳·格蘭妮創造了音樂史上的成功範例,也創造了信念戰勝一切的典範。

日本的鬆下幸之助曾說:“在荊棘的道路上,唯有信念和忍耐能開辟出康莊大道。”每個人都要相信自己能創造價值,相信自己被需要。每一個起點都有終點;每一次付出都有回報;每一分善意,都會被感激;每一次妥協,都會在別處獲得報償。

偉大發明家愛迪生試驗超過2000次才發明了燈泡。有一位記者采訪時問他,為了發明燈泡,失敗了這麼多次有什麼感想。愛迪生笑了笑說道:

“我並沒有失敗過,我發明了燈泡,而整個發明過程剛好有2000個步驟而已。”這就是一種自信,而催生它的正是堅定不移的信念。

自信能讓你跨過重重障礙在人生的道路上免不了會有失意的時候,沒有永遠的勝利者。不過,如果能夠始終擁有頑強的意誌力,那麼也不會有永遠的失敗者。著名的印度詩人泰戈爾說:“上天完全是為了堅強我們的意誌,才在我們的道路上設下重重的障礙。”如果你真心誠意想要達到某一目標,並且願意為此全力以赴,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那麼,成功其實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

哥倫布為了證明“地球是個圓體”,為此奮鬥了一生。那時,他曾先後向葡萄牙、西班牙、英國、法國等國家的國王請求資助,以實現他向西航行到達東方國家的計劃,但都遭到拒絕。一方麵,當時地圓說的理論尚不十分完備,大多數人不相信,他們認為哥倫布是個騙子。一次,在西班牙關於哥倫布計劃的專門審查委員會上,一位委員問哥倫布:“即使地球是圓的,向西航行可以到達東方,最後再回到出發港,那麼有一段航行必然是從地球下麵向上爬坡,帆船怎麼能爬上來呢?”對此問題,哥倫布一時語塞。另一方麵,西方國家對東方物質財富需求除傳統的絲綢、瓷器、茶葉外,最重要的是香料和黃金。其中香料是歐洲人起居生活和飲食烹調必不可少的材料,需求量很大,而本地又不生產。當時,這些商品主要經傳統的海、陸聯運商運輸。經營這些商品的利益集團也極力反對哥倫布開辟新的航線。在重重阻撓之下,哥倫布並沒有灰心,他繼續為此奔波,直至1492年,他得到了西班牙國王的資助,組成船隊,先後四次出海遠航,開辟了大西洋到美洲的航線。

蒲鬆齡有副對聯是:“有誌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這副對聯清楚地告訴了人們其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越王勾踐麵對亡國的恥辱,沒有尋死覓活,而是忍辱負重,苟且偷生,同時積極地做著各方麵的準備,耐心地等待機會。時機成熟,最終報仇雪恨。

隻因為有了堅強的意誌力,才有了我們華夏大地千年不倒的萬裏長城,才有了埃及平原上宏偉壯觀的金字塔,才有了耶路撒冷巍峨的廟堂;隻因為有了堅強的意誌力,人們才登上了氣候惡劣、雲霧繚繞的世界頂端———珠穆朗瑪峰,才在寬闊無邊的大西洋上開辟了通道;隻因為有了堅強的意誌力,人類才夷平了新大陸的各種障礙,建立起了人類居住的共同體;堅強的意誌力讓天才在大理石上完成了精美的創作,在畫布上留下了大自然恢弘的縮影;堅強的意誌力創造了紡錘,發明了飛梭;堅強的意誌力使汽車變成了人類胯下的馬,裝載著貨物翻山越嶺,彈指一揮間在天南地北往來穿梭;堅強的意誌力讓白帆撒滿了海上,使海洋向無數民族開放,每一片水域都有了水手的身影,每一座荒島都有了探險者的足跡;堅強的意誌力還把對大自然的研究分成了許多學科,探索自然的法則,預言其景象的變化,丈量沒有開墾的土地。

滴水穿石,繩鋸木斷。如果三心二意,即使是天才,終有疲憊厭倦之時;隻有仰仗恒心,心存堅定的意誌,點滴積累,才看到成功之日。

堅強的信念,是一股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擁有堅定的信念可以讓人產生十足的動力,信念對於人生的影響舉足輕重。信念隱藏在我們身體的內部,隻要我們善於運用,它就是一股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依靠堅強的信念,我們可以完成很多看起來不可能完成的事。強烈的希望就是一種堅強的信念,在這種信念的作用下,我們不但可以克服許多難以想象的困難,甚至連死神都會退步。

看了下麵這個故事也許你更能感悟信念的力量:有名的“亞曆山大”

號海輪已經連續航行了十幾天,再需半天時間就將到達目的地。大副哈費特樂滋滋的,妻子和兒子馬上就可以依偎在自己的懷抱裏了。想到這裏,哈費特興奮地捧起掛在胸前的水壺,“咕咚”、“咕咚”喝了兩口。

就是在這個時候,船艙裏冒出了股股濃煙,船出事了!驚慌失措的乘客們從船艙裏擁向甲板。

這時“亞曆山大”號在大風中也開始劇烈地搖晃起來。乘客們絕望地四處逃去,有的人“撲通”、“撲通”跳入水中。哈費特大聲地喊著“冷靜”“不要慌”,但他的聲音被乘客的尖叫聲和咆哮的海浪聲淹沒了。哈費特眼巴巴地看著他們一個個跳入大海,被巨浪席卷而去。

哈費特跑到船舷旁,解開一隻救生艇,他劃著救生艇從水裏救出6個人。這時,他聽到一聲震耳欲聾的巨響,看到“亞曆山大”號升起了一團衝天的火球,“亞曆山大”號船毀人亡……海浪猛烈地推搡救生艇,生還的7個人則死死抓住了救生艇,任憑它搖晃、飄蕩。直到第二天下午,海麵上才漸漸風平浪靜。7個幸存者極目四望,海天茫茫,他們不知身在何方。

哈費特對大家說:“夥計們,我們少說些話,保存些體力,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得救。而我們現在已經沒有食物和淡水了。”

一時間,大家沉默下來。有個人一眼瞥見哈費特胸前的水壺,氣呼呼地說:“你脖子上的水壺裏裝的不是淡水嗎?你想要獨吞它嗎?”

哈費特看了看胸前的水壺,小心地搖了搖,然後他對大家說:“給我們生命構成最大威脅的不是沒有食物,而是沒有水。這裏隻有一壺淡水,它是我們生命的最終保障,是救命的水,我們隻有到了生理極限的時候,才能動它。”

在接下來的6天裏,哈費特一直在用一把左輪手槍“捍衛”著這僅存的一壺淡水。在前3天,救生艇繼續在海麵上漫無目的地隨波逐流,船上的人因為缺水而一個個地倒了下去,但是哈費特依然沒有把水壺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