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觀察 :對一個時代的反思——讀柯岩的中短篇小說集《道是無情》(1 / 3)

病毒觀察 :對一個時代的反思——讀柯岩的中短篇小說集《道是無情》

故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主人公仿佛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左鄰右舍;沒有驚悚離奇的超現實情節,沒有怪異的夢魘譫妄為虛構手段,作家在平實素樸的敘述中,展現了一幅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社會生活圖景。看啊,墮入犯罪團夥的女大學生徐如風(《道是無情》),因婚姻失敗一度輕生的返城女知青黃小艾(《高壓氧艙》),身患癌症麵對死神的大學畢業剛剛參加工作的皎皎(《麵對死神》),還有頗具“成就感”,繁忙穿梭於中美兩地的大佬情人碧姬(《成就感》)……一個個青春靚麗、栩栩如生的人物帶著都市女青年的特有的心靈氣韻與幾聲歎息,款款地或踟躕地向我們走來,她們或哭或笑,或迷茫或清醒,都是那麼的讓我們放心不下……

女作家柯岩帶著我們近距離觀察了四個都市女青年成長的軌跡,同時也完成了對生活中隱蔽的具有傳染性的“社會病毒”的近距離觀察——於是,主人公的成長或墮落無一不牽涉到我們內心深處的很多東西——年輕人,誰不渴望超越自己?超越平庸?收獲愛情,擁有成就感——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然而,正如作家所言:“世界上從來沒有純而又純的生活”,就在你心靈困惑的一刹那,就在你猶豫徘徊的一瞬間,以多種變形潛伏在你的周圍,不斷改變信息的“社會病毒”,便會伺機而動,一旦你喪失警惕,染上或被複製或遭遇病毒變種,它的破壞力速度之快令人難以預防甚至防不勝防!

人生路漫漫,在理想追求與現實境遇的衝突裏,麵對苦難,麵對誘惑,麵對坎坷的人生征途,年輕的人啊,特別是年輕的女白領、女高知、女大學生……怎樣提升自己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迎接嚴峻的挑戰呢?讓我們跟著女作家柯岩一起走進《道是無情》吧。

柯岩的文學作品一如既往地關注著現實生活的巨變,《道是無情》這部中短篇小說集裏收入的作品無不直麵物質主義、道德裂變等突出的問題,並且對青年一代在成長中的精神困惑給予了深切的關注,深刻剖析了“社會病毒”存在、蔓延的深層原因。

《道是無情》《高壓氧艙》《麵對死神》《成就感》從不同角度描述了中國當代社會複雜多變的生存境況和青年人的精神狀況。柯岩創作中張揚的現實主義,使她獲得了源源不斷的藝術活力。她的中篇小說創作體現了關注現實、憂患意識、批判精神和思想探索的特征。

現實主義作家靠寫實挖掘人生的真意,其作品中人的生存與生活是實在的、可以感知的。中短篇小說集《道是無情》,寫的是生活在20世紀80年代的女青年在那種社會轉型帶來了巨變的生存環境裏的人生遭遇和內心體驗。柯岩一直是一個關注現實、關注青年的寫作者,她以自己獨特而敏銳的視覺,準確地描摹出小說主人公們瞬息萬變的心理圖像。

在人物方麵的塑造,應該說徐如風(《道是無情》)留給人的印象最深刻。

徐如風,名牌大學畢業,還念過幾天研究生。有學問,有教養,衣著打扮典雅,渾身上下透著一股子書卷氣。她有一雙被長睫毛覆蓋的眼睛,看人時,總是那樣默默的、深深的、霧蒙蒙的。她那挺挺的腰,修長的腿,微微昂起的頭,都令人不知不覺地被吸引。

她給自己設計的“形象公式”是:嬌好的容貌+深邃的思想+豐富的閱曆+優厚的物質條件=獨特的自己。因墮入經濟犯罪團夥而鋃鐺入獄時,她還在執迷不悟地想:“自己,一個自由的像風一樣的人,既不是國家幹部,又不是公職人員,一沒偷,二沒搶,三沒賣淫……是的,和海關關員楊同居,可這不是當今時髦的事兒,是潮流嗎!礙著誰了,管得著嗎?當然她心裏明白,自己

柯岩文集364

確實犯了事兒,和海關關員楊合夥兒弄了錢。可這會兒真正暴富起來的有幾個不走歪門邪道?”

小說一開始就以如此細微的心理刻畫,把一個走上犯罪道路的自以為是的高智商的知識女性落入法網後,逃避自己違法犯罪的一種本能的掩飾,自己給自己打氣的心態描摹的入木三分。

在和她以為“沒學曆”的“發小”公安預審員俊樹的較量中,徐如風以女人萬無一失的直覺,從開始狡譎地動心思企圖喚起童年夥伴對她朦朧的“愛情”,到與高學曆的公安預審員小草兒巧舌如簧的狡辯,到含淚讀家書,到與她曾看不起的土裏土氣的小警察們激辯人生……經曆了恐懼、絕望之後,她從抵抗階段進入迷茫階段,最終被俊樹、小草兒的“在人格上,我們是平等的”至誠襟懷所打動,被公安預審員的人格魅力以及深厚的社會文化知識底蘊所折服,她從心裏有了溫暖的感覺,她的心理製高點一點點坍塌下來,在預審員的引領下,她開始剖析自身墮落的曆程,懊悔之情溢於言表,進而不自主地跟隨著預審員的思路打開了心扉。

通過大量的心理描寫,徐如風的形象極其富有立體感,富於真實性。她的狡辯,她的孤芳自賞,她的虛榮,她的墮落,她的悔恨……在作品細膩的心理刻畫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無疑,作品真實的人物刻畫,一方麵使人物形象更加厚實、更加豐滿,同時推動了小說情節的發展,深化了作品的主題。

然而,徐如風並不單單是一個失足的女大學生形象,她還是當代青年知識分子的一個具象符號:他們曾有自己較高遠的價值取向和追求,同時他們又是那麼的精神軟弱,搖擺不定,易被欺騙和缺少見識——這是一代被泛濫的“社會病毒”攻擊拿下的“小菜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