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英傑開始把注意力轉移到被拐賣兒童這個群體。他利用自己的工作之便,獲取一切與拐賣兒童有關的信息。令邱英傑驚訝的是,以前他從不知道,這個世界上竟然有那麼多父母正承受著他和於若華所承受的災難。和那些父母相比,他們的痛苦似乎才是個開頭。
有一次,邱英傑從係統內獲知,鄰省某縣城的公安局解救了一批被拐賣兒童,據說其中一個孩子就來自於邱英傑所在的青江市。邱英傑立刻將此事告訴於若華,兩人以最快的速度趕往那個縣城,準備參加被救兒童的認領活動。
在火車站,他們還因誤會歪打誤撞地結識了一個叫陸川的男人。於若華看見一個與月亮年歲相當的小乞丐,臉髒得看不出原樣,於若華懷著一絲僥幸想看清孩子的臉,沒想到自己的迫切心情卻嚇得小乞丐落荒而逃。於若華不甘心地追上去,卻被那個叫陸川的男人誤當作了人販子,要扭送於若華去派出所,邱英傑上前阻攔,差點兒和他打起來。
等雙方把話說破,他們才知道,原來大家同是天涯淪落人,陸川竟然和他們一樣,也要去那個縣城參加認領活動。陸川告訴他們,兒子是被他打跑的,已經跑了兩年半了。這兩年半裏,他放下所有的事情,天南海北地找兒子,大半個中國都跑遍了,還是沒找到。為了兒子的事情,他和老婆也離婚了。
“聽說這批裏麵有一個是咱們青江的。”陸川看一眼邱英傑和於若華,語氣複雜地說,“就看誰家命好了。”
邱英傑和於若華互相看看,都不知說什麼。自從月亮丟失以後,他們知道,任何線索都可以成為希望,而任何希望都可能會破滅。在見到孩子之前,他們寧可在內心暫時藏著這份希望,至少可以溫暖一下他們的路途。
認領活動現場幾乎是人山人海,來找孩子的家長多得令人心驚肉跳,而這批被解救的拐賣兒童,總共隻不過十二名。那些家長來自於全國的各個省市,有些還很年輕,有些已經過了中年,他們操著不同的口音,相互交換著各自孩子不同的丟失經曆,唯一的共同點是,都將找回孩子的希望寄托在這十二名被救兒童的身上。
看到這樣的場麵,於若華對邱英傑說了一句傻話。
“才十二個孩子,怎麼分得過來呀。”
邱英傑一陣心酸,卻不忍心指出於若華話中的錯誤,也沒敢把自己心裏那個悲觀的念頭說給予若華聽。他暗想:雖說有這麼多家長,可最後這十二個孩子還不一定分得完……
而現實比邱英傑預料的還要殘酷。活動的最後,十二個被拐兒童中,竟然隻有一個找到了家長!更令人傷痛的是,那唯一的一個也因與家人失散太久,連自己的媽媽都認不出來了。
孩子被賣到山裏一戶人家,一住就是三年。現在麵對著親媽媽的哭泣,孩子無論如何不肯相認。那個媽媽哭成了個淚人,伸出兩手想抱自己的女兒。
“寶貝,我是你親媽媽呀,媽媽帶你回自己家啊……”
警察也幫著哄那孩子:“丫丫,這才是你媽媽呢,原來那個不是真的,乖,現在媽媽帶你回家了,好不好啊?”
可孩子卻拚命掙紮著想逃走,逃回她生活了三年的“家”。
“這不是我媽媽,這不是我媽媽,我媽媽在家等我呢……”孩子傷心在哭著,充滿恐懼,“我不認得你,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所有看到這一幕的父母,心都要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