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 2)

小三越來越想家,全家人都看出來了。邱英傑和於若華私下商量了多次,終於決定利用即將到來的長假,開車帶小三回家——準確地說,是回到小三所說的地方尋找他的家。為了這趟長途旅行,他們做了極為繁複的準備工作,當邱英傑向小三宣布這個決定時,小三呆了半天,忽然像猴子似地爬到邱英傑身上,緊緊抱著他的脖子不放,看得全家人都傻了眼。邱英傑心裏也是一陣酸一陣甜。認識這麼久,這是小三第一次和邱英傑如此親近,不知怎麼,邱英傑忽然想到了長大的月亮。

漫長的旅途開始了,誰也不知道,旅途的盡頭藏著什麼樣的結果。

對邱英傑和於若華來說,這趟旅行的味道是最特別的。三個孩子把整個車廂變成了歡樂場,給他們帶來了無盡的、複雜的快樂。

“看!水牛!好多水牛!”

“笨蛋,那是黃牛,不是水牛!”

你怎麼知道是黃牛?

“水牛的角是這樣的……”

“於老師,小三哥哥說的是真的嗎?”

“這我可不懂了,你們問叔叔。”

“叔叔,叔叔,水牛的角是這樣的嗎?”

“好像是吧。”

“怎麼樣,我說的對吧?叔叔都說好像是了!”

“白鴨子!好多白鴨子!”

“笨蛋,那是鵝!不是白鴨子!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我也會背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別背了,別背了……”

“為什麼?”

“反正不許背有月亮的詩。”

“於老師,你有沒有帶月亮哥哥的尋人啟事啊?小三哥哥說,咱們正好可以找找月亮哥哥。一邊走一邊找,肯定能找到!”

……

邱英傑和於若華清楚地看到,他們給予孩子們的,孩子們也在給予他們了。有了他們的陪伴,尋找月亮的路途再遙遠,也不會令他們絕望。

每次在路邊停下來休息時,那輛車又自動變成一個顯眼的尋人啟事,吸引無數路人的注意。而三個孩子則不遺餘力地擔當起義務宣傳、講解和補充說明的職責。

有人對這支奇怪的隊伍產生了好奇。

“你們都是一家的?怎麼不像找小孩的,倒像超生遊擊隊啊。”

“我們三個不是邱叔叔於老師的小孩兒。月亮哥哥才是他們的小孩兒。他是小三哥哥,我們去他家找他爸爸媽媽。我是棟棟,她是毛毛。我爸爸走了,毛毛的媽媽把毛毛賣了,小三哥哥離家出走了……我們陪邱叔叔於老師,一邊找月亮哥哥,一邊找小三哥哥的爸爸媽媽……”

說這一大堆話的,當然是信奉“生命在於說話”的棟棟。

到目前為止,這種複雜的講解並沒能換回月亮的確切消息,但對邱英傑和於若華來說,有一點是肯定的:越來越多的人知道,有這樣一家人,在尋找一個名叫月亮的孩子。不管走到哪裏,不管到什麼時候,不管發生了什麼,這家人的尋找永遠不會放棄——直到月亮回家。

§§第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