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在哪裏?”在得克薩斯州的一所小學裏,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經常向瑪琳娜老師詢問這個問題。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一天,瑪琳娜老師請來了莫迪神父。
莫迪神父首先在黑板中間畫了一條線,把黑板分成兩邊,左邊寫著“天堂”,右邊寫著“地獄”。然後對孩子們說:“我要求你們每一個人分別在‘天堂’和‘地獄’下麵寫下與你們的想像或期望相符的內容。”
孩子心目中的天堂就這樣呈現出來了:
天空、愛情、陽光、花朵、歡笑、樹木、詩歌、春天、音樂……
在“地獄”這一邊,孩子們寫下了這樣一些字眼:
恐怖、仇恨、黑暗、肮髒、惡魔、哭泣、殘殺、流血、醜陋……
等孩子們寫完之後,神父對孩子們說: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天堂是具備了一切美好事物與美好品德的地方,這個地方有人叫作天堂,有人叫作天國,或者淨土,極樂世界。
“地獄呢?正好相反,它是充斥了一切醜惡事物與醜惡心靈的地方。那麼,有沒有人知道:人間在哪裏呢?”
孩子們說:“人間是介於天堂與地獄之間的地方。”
神父說:“錯了。”
孩子們露出迷惑的神色。
神父告訴孩子們:“人間不是介於天堂與地獄之間。人間既是天堂,也是地獄。當我們心裏充滿愛的時候,就是身處天堂;當我們心裏懷著怨恨的時候,就是住在地獄!”人間不是介於天堂與地獄之間。人間既是天堂,也是地獄。當我們心裏充滿愛的時候,就是身處天堂;當我們心裏懷著怨恨的時候,就是住在地獄!
上帝沒讓我變成火雞。
結束了當天的教學內容,老師看了看表,還剩10分鍾,於是決定在課堂上隨便問幾個問題,訓練一下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感恩節快到了,孩子們,你們可不可以告訴我,你們將要感謝什麼呢?”老師讓孩子們思考了一會兒,然後開始點名。
“琳達,你要感謝什麼?”
“我的媽媽天天很早起來給我做早飯,我想,我在感恩節那天一定要感謝她。”
“嗯,不錯。彼得,你呢?”
“我的爸爸今年教會了我打棒球,所以我特別想感謝他。”
“嗯,能打棒球了,很好!瑪麗。”
“無論是上學還是放學,學校的守門人總是微笑地看著我們來來往往。雖然她自己很孤單,沒有多少人關心她,但她卻把關懷的微笑送給我們每一個孩子。我要在感恩節那天給她送一束花。”
“很好!傑克,輪到你了。”
“我們每年感恩節都要吃火雞,大大的火雞,肥肥的火雞,大家見著都非常愛吃。他們隻是大口大口地吃火雞,卻從不想一想火雞是多麼的可憐。感恩節那天,會有多少隻火雞被殺掉呀……”
“能不能簡短一些?我覺得你跑題了,傑克。”
傑克向四周望了一眼,然後,胸有成竹地說:“我要感謝上帝,感謝他沒有讓我變成一隻火雞。”做人是快樂的,能用人特有的智慧去享受每一個生活細節,體會人生的歡喜憂傷,感悟生活的曼妙無疆,創造人類曆史的輝煌,不管現在身處逆境的人,還是置身顯赫的人,都應該因為我們是人而擁有一顆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