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出自棠溪(1 / 2)

李旭愛不釋手的撫摸手中的橫刀,笑問劉精鐵:“能打造出此等良刀,你怎會窩在會稽城開個小小的鐵匠鋪打鐵為生?”

“郞君,此人剛才不是還招了偷偷打造鎧甲賣給江湖強人。”

尉遲瓊提醒道。

“對哦,某差點忘了這茬。”

李旭似笑非笑的看著劉精鐵,以他的眼光,這把刀的質量以經超過了軍器監最好的刀劍師傅打造的兵器。按理,劉精鐵的手藝應該早已讓他名躁一地,而不是在會稽城內打製農具,給遊俠定製兵器小有名氣。

劉精鐵被李旭盯的頭皮發麻,欲言又止的模樣在李旭看來煞是好笑,一個大老爺們吞吞吐吐的看來是有難言之隱。

“放心說吧,不論你之前幹了什麼傷天害理之事,本刺史都不會追究,畢竟你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某……某其實並非越州人氏。”

“聽口音也聽得出來,你不但不是越州人氏,也非江淮人氏,應該是河南人氏吧。”

“使君明鑒,某其實是豫州西平縣人。”

“西平縣?聽起來感覺挺熟悉的一個地方。”

“郞君,西平縣是棠溪冶鐵城所在。”

經尉遲瓊一提醒,李旭恍然,那不就是從春秋延續至今,天下最精良的兵器製造中心嗎?素有冶鐵鑄劍聖地之稱。

春秋戰國之時,天下有九大名劍,一曰棠溪、二曰墨陽、三曰合伯、四曰鄧師、五曰宛馮、六曰龍泉、七曰太阿、八曰莫邪、九曰幹將也。然幹將、莫邪劍名也,其劍皆出西平縣。

棠溪寶劍在春秋戰國那個大爭之世中名列第一,還是唯一傳承至今的寶劍鑄地,沒想李旭今日竟遇到了一位來自西平的鑄劍大師,眼神頓時就火熱了起來。

“你即是西平縣人,見你鑄刀工藝之精,定是出自棠溪冶鐵城的工藝吧?”

“使君所言極是。”

劉精鐵木然的點點頭應道。

“但某有些不明,你的鑄刀工藝如此精良,即使在刀劍大師眾多的棠溪冶鐵城想必也是站在最頂端的那一批人,怎會淪落到千裏之外的會稽打鐵呢?”

麵對李旭的疑問,劉精鐵慘然一笑,道出:“使君手中所握這把刀,某生平隻鑄了三柄。第一柄是某年少時所鑄,鑄出之後年少輕狂,自認冶鐵城第一,平白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有當時城中名望甚高的老鑄劍大師,對某不岔,勾結城中鐵官要某在三日之內鑄二十把刀用於進貢,如諾不成則治罪流配。鑄刀所需的上好鋼材和各種輔助用料皆需某自備,連幫傭都不給某,讓某一人打製。某知他們這是故意刁難,跑去與老鑄劍師傅和鐵官理論,理論不成氣極之下拔出衣中藏的寶刀憤而將兩人殺死。從此四處逃亡多年,直至來到會稽……”

看起來老實本份的劉精鐵竟有快意泯恩仇的一麵,令李旭大感意外。

他的兩徒弟更是用震驚的眼光看著自家師傅,竟是潛逃已久的殺——人——犯。

在這封建時代,民殺官等於造反,官府肯定發了海捕文書,劉精鐵逃亡這麼多年竟然沒被抓到?

對了,沒被抓到才算常理,畢竟人家都逃到千裏之外了。

在沒有身份信息聯網,沒有照片的時代,光靠一張城門上貼的水墨畫下人物像的通緝告示能認得出逃犯那才怪了。

何況各地官吏本身就有惰性,哪怕在後世都不能避免,沒有認識逃犯的人去告密,又不屬於起兵謀反的朝廷重犯,各地官吏們才不會吃飽了撐著去抓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