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由時間”理論與現代休閑教育(1 / 1)

1.“自由時間”理論

自由時間即勞動者“非勞動時間”,“不被生產勞動所吸收的時間,”是指必要勞動時間以外的可供個人隨意支配的閑暇時間,同時“所有的自由時間都是供自由發展的時間”。在自由時間裏,個人可以接受教育,發展智力,履行社會職能,自由運用體力和智力等等。正是在此基礎上,馬克思說時間是人的積極存在。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發展的空間。

自由時間來源於社會生產力提高導致勞動時間的節約。恩格斯寫到:“正是由於這種工業革命,人的勞動生產力才達到了這樣高的水平,以致在人類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創造了這樣的可能性:在所有的人實現合理分工的條件下,不僅進行大規模生產以充分滿足全體社會成員豐裕的消費和造成充實的儲備,而且使每個人都有充分的閑暇時間……”自由時間是人全麵發展的必要的基本條件。馬克思曾這樣來描繪未來的共產主義社會:“個性得到自由發展,因此,並不是為了獲得剩餘勞動而縮減必要勞動時間,而是直接把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縮減到最低限度,那時,與此相適應,由於給所有人騰出了時間和創造了手段,個人會在藝術、科學等等方麵得到發展。”所以,縮短必要勞動時間,增加自由時間,就勢必會造成這樣一種良性循環,即“節約勞動時間等於增加自由時間,即增加使個人得到充分發展的時間,而個人的充分發展又作為更大的生產力反作用於勞動生產力”。換句話說,增加勞動者的自由時間可以使人的全麵自由發展和社會的發展逐步形成良性互動。在這裏,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將達到完全的協調一致。而這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以人為本的發展模式嗎?

2.休閑教育的界定

“自由時間”的英文一詞為free-time,西方休閑學研究者通常將free-time等同於“休閑”(leisure),隻是在概念的外延方麵略有不同。美國出版的《國際社會學科學百科全書》“閑暇社會學”條目上寫著:“能夠預見到休閑在文明中重要作用的思想家是馬克思”。中國休閑學研究的先驅馬惠娣女士也指出“盡管西方學術傳統主要來自古希臘,但休閑學的思想淵源卻在更大程度上來自馬克思。”所以,研究馬克思“自由時間”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休閑學研究成果,也不是為一種好的辦法。

休閑學研究認為一個人有“閑”,不一定有“休閑”。餘暇時間既可以是個人得到“充分發展的時間”,也可能是無所事事,乃至墮落、犯罪的時間。所以,休閑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學習得來的。換句話說,休閑教育是每一個人合理科學的使用餘暇時間的必要準備。

休閑教育的提法古已有之,但現代意義的休閑教育隻有近百年曆史,所以,關於如何定義休閑教育並沒有形成共識。不過一般來說,休閑教育就近期目標而言,一是通過休閑教育培養人們的休閑技能技巧和休閑鑒賞力,使人們有能力參與某些休閑活動,從而引發其對休閑活動的興趣。二是通過休閑教育確立正確的休閑價值觀和休閑生活方式。即在掌握一定的休閑技能技巧的基礎上知道什麼時候以何種方式來運用這些技能。從長遠發展來說,休閑教育的目標是使休閑成為人不斷認識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過程,真正成為人的一種生活方式和生命狀態。

綜上所述,增加勞動者的餘暇時間使人的全麵自由發展和社會的發展逐步形成良性互動具有一種可能性,而休閑教育將推動這種“可能性”逐漸變為現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