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國的就業形勢與政府的就業政策(1 / 1)

1.我國的就業形勢及成因

國情問題專家胡鞍鋼教授將我國的就業形勢形容為“世界上最大的就業戰爭”。因為中國要以世界上9.6%的自然資源、9.4%的資本資源、1.85%的知識技術資源、1.83%的國際資源,來為占世界人口26%的勞動力創造就業機會。中國要提供7億多個工作崗位,而整個西方發達國家才不過提供4.3億個。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國勞動力過剩問題開始凸顯,至2001年底,全國城鎮登記失業率達到3.6%,此後不斷攀升。2002年達到3.7%,2003年達到4.3%,2004年至2005年維持在4.2%,2006年達到4.6%,而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估算,實際城鎮失業率在5%~6%之間,有專家認為綜合考慮各種情況,實際數字可能達到10%左右。

中國嚴峻的就業形勢主要是由以下幾種因素促成的:

(1)勞動力的供給遠超過需求。

一方麵,就業崗位總量絕對少於勞動力總量。我國人口基數大,截止2005年1月6日,中國人口已突破13億大關。可以預計,至少在未來10年,中國的人口還是呈增加的趨勢,根據專家的計算,這種原因的失業人口大約在1.5億左右。

另一方麵,技術進步引起勞動力相對過剩。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使經濟發展對就業的促進作用逐漸減弱。20世紀80年代GDP每增長1個百分點可拉動就業增長0.32個百分點,而目前還不足0.1個百分點。

(2)中國嚴峻的失業問題是經濟轉型的結果。

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要提高經濟效益,宏觀的產業結構調整就是一個資本排斥勞動力的過程。微觀的國有大中型企業的股份製改造和公司化運作後,在嚴格的成本約束條件下,裁員增效是必然的選擇。所以,從一定意義上說,中國出現大批失業人口,是中國為提高經濟效益和效率付出的代價,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成本。

(3)二元經濟結構加劇了就業競爭。

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表現明顯。大量的現代工業部門集中在城鎮,城鎮居民的收入提高較快;而農村經濟發展滯後,農民收入增長不明顯。因此,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湧入城鎮尋求新的工作機會。

區域二元經濟結構表現為東部地區就業機會較多,工作環境優越,而中西部地區因職業前景不樂觀,工作條件相對艱苦,勞動力跨地區轉移量大,增加了就業競爭和失業率。

2.政府的就業政策及挑戰

我國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國家,經典作家關於勞動的經典論述對我國政府的就業政策有深刻的影響。我國《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公民享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理論工作者進一步指出“勞動不僅是公民獲得財產的最基本途徑,而且是公民實現自我價值和自我完善的基本方式。因此,勞動權是公民生存和發展權中的重要內容。”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我國的就業問題逐漸凸顯,引起政府重視。從2002年開始,中國將就業指標納入宏觀經濟的四大指標之一;2005年11月,國務院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將就業指標納入政績考核指標。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把擴大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法律也將成為促進就業的保障手段,《就業促進法》草案已進入向社會征求意見階段。

對於一個政府來說,保持經濟增長和實現充分就業是其宏觀調控的兩大基本目標,也是它取得合法性的基礎。但對於轉型時期的中國,這兩大目標卻形成了尖銳的矛盾。擴大就業機會需要一定程度上犧牲效率和效益,而追求經濟增長的效率和效益又會使更多的人走入失業行列。效率和社會公平成為兩難選擇。選擇公平,這對於還處於發展中的中國來說,將要冒喪失國家競爭力的風險。屈辱的曆史使中國太渴望富裕與強大了,何況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如果經濟長期處於落後狀態,不僅會造成人民對於社會主義製度信心的喪失,而且會使我們在國際社會中的處境更加艱難。那選擇效率呢?中國是一個有著深厚平均主義傳統的國度,勞動者對收入分配兩極分化的承受力並不強。何況,嚴重的兩極分化也有悖於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價值追求。

綜上所述,解決就業問題,不能再囿於傳統思路,必須根據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對國民經濟發展戰略作出重大調整,用新的思路和辦法解決我國的就業問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