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設計(1 / 1)

1.概念界定與研究假設

大學生求職包含求職過程與求職結果,求職過程影響求職結果,求職結果是求職過程的最終表現形式。本研究以2006年應屆畢業的大學生與研究生求職為研究對象,用求職過程花費的金錢數額衡量求職成本與難易程度,探討高校就業信息供給、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對大學生求職過程的影響程度;同時,以是否與用人單位簽約或達成協議衡量求職結果,以分析高校就業信息供給、人力資本與社會資本對大學生求職過程的影響。與其他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側重於分析高校就業信息供給對大學生求職成本與求職結果的影響。學生擁有的人力資本由學生個體所擁有,反映的是大學生本人的才能與潛力,豐富的人力資本,往往會被用人單位優先選擇;社會資本描述的是大學生擁有社會資源的多寡,社會資本越豐富,說明其擁有的社會資源越多,通過運用社會資源也會對其就業產生影響。但是,信息不對稱是所有勞動力市場的共有特點,就業信息的多寡或者獲取信息的難易程度,必然影響大學生求職的搜尋成本以及簽約的成功率。所以,本研究的基本假設是:

假設1:高校提供的就業信息越豐富,大學生的求職成本越小,即就業信息對學生求職成本有負向影響。

假設2:高校提供的就業信息越豐富,大學生就越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即就業信息對學生求職有正向影響。

2.變量衡量

(1)因變量。本研究將以下兩個變量作為因變量來衡量大學生的求職過程與求職結果:第一,是否與用人單位簽約,1表示已經簽約,否則為0,此變量屬於二分定類變量。第二,就業成本即用於尋找工作的總費用,此變量屬於定距變量。

(2)自變量。本文的自變量有三個:

第一,高校就業信息指導。先將問卷中三個原始變量轉換轉為三個二分變量,三個變量分別為就業信息是否充足、是否有用、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評價,如果持肯定態度賦值為1,否則為0,然後將這三個變量相加,此變量可以描述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的豐裕程度,取值範圍為0—3,該數值越大,表示學生所在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越豐富。

第二,學生的人力資本。為了綜合描述大學生的人力資本,將問卷中四個原始變量轉換轉為二分變量,這些變量分別為是否擁有四級英語證書、是否擁有六級英語證書、是否有工作經驗、是否是研究生,如果是賦值為1,否則為0,然後將這四個變量相加為一個新變量,此變量可以描述求職者的人力資本含量,取值範圍為0—4,該數值越大,表示學生擁有的人力資本越豐富。

第三,學生擁有的社會資本。為了綜合描述大學生的社會資本,將問卷中四個原始變量轉換轉為二分變量,這些變量分別為父親的職業是否屬於高端勞動力市場、母親的職業是否屬於高端勞動力市場、找工作是否主要依托間接社會關係、找工作是否主要依靠家人與親戚,如果是賦值為1,否則為0,然後將這四個變量相加為一個新變量,用此變量描述大學生求職者的社會資本存量,取值範圍為0—4,該數值越大,表示學生擁有的社會資本越豐富。

(3)其他控製變量。

為了進行比較分析,除上述三個自變量以外,還有如下因素可能會影響到大學生的求職行為與求職成本:

首先,意願。求職意願屬於大學生求職的主觀因素,求職的主觀態度直接決定大學生搜索理想工作的耐心與頻率,從而影響大學生的求職效率與求職成本。本研究將反映大學生求職意願的變量合並成一個新變量,綜合描述其求職意願,此變量取值範圍為0—4,該數值越大,表示更容易接受工資較低或較為偏僻的工作單位。

其次,本文還將父母的教育水平、性別、民族及出生地放入模型,以控製這些因素對大學生求職的影響。教育水平用受教育時間來表示,屬於定距變量;性別是一個二分變量,1表示男性,0表示女性;出生地與民族也是二分變量,1表示男性與漢族,0表示女性與其他民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