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站總不免讓人心悸,火車尤甚。這首先與人們趕奔遠途時,總有種目的未定而惴惴的心理有關,其次與一些火車站亂糟糟的候車環境有關。廣場上橫躺豎臥的人群,出入口處曲裏拐彎的鐵欄,裏麵那轟嗡的聲波和熏人的氣味;擠來攘去的人流,服務員多半冷冰冰的麵容,還有那被人群和各類賣品攤分割得所剩無幾的空間,都是讓人無端地焦慮或上火的不良暗示。在此情形下,光埋怨中國人缺乏素質,自私而好擠鬧就有點不那麼公道。當然,明知時間寬裕,明知對號人座還一窩蜂地往車上猛擠,確實讓人不齒。但你我又何嚐不曾這麼大呼小叫地踐踏過秩序呢?我們未必真是害怕坐不上車,這個競爭日趨激烈而法製與文明建設相對滯後的時代,莫明其妙地在一切方麵唯恐吃虧、落伍或被某種命運拉下,似乎已成為我們的“集體無意識”了。
船到碼頭車到站,出站時分我們總該鬆上口氣了吧?然而不,出站的惶恐更甚。什麼叫人口爆炸?這兒便是活生生的標本。沒有大包小包和黑鴉鴉人頭逃難般氣喘如牛、擠作一團,那還叫出口處嗎?偏偏一些車站還愛在本已過窄的通道外再圍幾道大鐵欄,那亂勁,真如趕牲口出圈,人仰馬翻。車站愛怎麼做自有它愛的理由,但便於“管理”的考慮恐怕還是優於“人民車站為人民”的考慮的。對此彈冠相慶的隻有混水摸魚的扒手,我們除了三呼計劃生育萬歲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呢?也難盡怪車站,對於人來說,世上最可愛的莫過於人,最可恨的也莫過於人。而對於成天麵對無窮無盡人頭的他們來說,若無飯碗和市場競爭等因素逼著,要讓他下門打心眼裏不急不躁地提供微笑服務,未免有點強人所難了。
不過車站也有其獨特功能,它是個觀人性,知人情的最佳窗口。有回我正趕上學生畢業之際,月台上滿是依依惜別的年輕人。讓我吒異的是以感情內蘊著稱的中國人,心靈之閘在車站竟訇然洞開。7男2女在我窗下依次緊擁,個個涕泗滂沱。發車鈴乍響,更是哇聲大作,9人相摟一團。想想也是,情感本可傳染的,而車站又是分別的同義語。人生原是成串的故事,車站使故事益發生動。列車一動,所有的故事都不免加速演繹,或喜或悲、或破或圓,無論情願不情願,總之不再是舊時內容,總之要開始未知情節。而此一別,對他們來說,“西出陽關無故人”,關山萬裏,曉風殘月,唯“斷腸人在天涯”,此何情,斯何景,是何心境!
樹挪死,人挪活,即便不為“挪”,人生在世,誰又免得了出入車站,迎來送往?要是哪天我們都能像日出而落,日出而息般自然而放鬆地坐車、旅遊,那才真叫幸福!至少,想起車站我們不再皺眉,也算得一種大福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