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記得,多年前我初到薑堰時,天空正飄零著雨絲。星羅棋布的小村落,密如蛛網的河湖渠,全都浸潤在水泠泠而霧朦朦的靜謐中。待到溱潼古鎮,甫一下車,鼻息中又鑽進淡淡的晚炊氣息,和一種誘人而又特異的油氣香——街邊的許多攤點上,正炸著這一方水鄉特有的名產:魚餅和蝦球。
恍惚之間,一份油然而至的親切感,濃濃的水汽般氤氳我的身心。那份溫馨而熟諗的感覺,仿佛我早已在這裏度過頑皮嬉鬧的童年,而今又回到了故裏——眼前的景致和我真實度過童年的蘇州城郊幾無二致:小橋、流水、密集的人家;青磚,老屋,深幽的古街……
生出這種感覺是自然的。薑堰和蘇州雖地隔長江,春秋時卻同屬吳地。在形態和韻致間確乎有著很多的神似。“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而薑堰素有“七水穿城的風情古邑,萬水交織的美麗水鄉”之譽。
而此日,我心中浮漾的,更多的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依稀回到祖輩身邊的神秘感。蓋因此地名薑堰,而我正姓薑。莫非這裏是我千百年來某一支先祖同宗們聚居的地方?果如是,這地方真亦可視為我的故鄉,而這一族薑姓者,應該是當地的旺族,姓薑的人一定很多。可是我好奇地向當地人打問,得到的回答卻讓我意外而不無欣慰:薑堰並無多少姓薑之人。但薑堰的命名,確又緣於一戶姓薑的望族,隻因其有功於當地,遂以其姓而名之。正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靈”;而人不在多,有功則名呢。
原來,薑堰的曆史由來已久。早在六七千年前,其先民便已繁衍生息於此了。而其地名,原先並不叫薑堰。據民國六年(1917年)《薑堰鄉土誌》:“薑堰市者,薑堰鎮之改稱也。古名三水,以江淮湖皆積於此故名之,其水由西來至灣子口,一向東,一向北,相融回旋為羅紋而成塘,故又名羅塘”。薑堰這地名,最早出現在北宋泰州軍範圍內。因係水網綜橫地帶,向多水患。北宋仁宗年間,當地富商薑仁惠、薑諤父子先後兩度出錢出力,帶領民眾在天目山南側築壩治水,保護農田。後又因大水,兩次南移堰址,最後遷堰至羅塘港。終於成就了當地水利建設的一塊豐碑。百姓們為紀念薑氏父子,不忘他們散財出謀,率領民眾築堰的豐功,遂將大堤命名為“薑堰”,日後更將其命為地名,永誌千載。
令我頗覺驕傲的是,我這位薑氏遠親薑仁惠,薑諤父子的善舉亦非偶然。史載“薑氏在宋固大有聞於時”。都以樂善好施而為人稱道。難能可貴的是,薑仁惠這位在某種程度上參與創造了薑堰曆史的梓裏先賢,並非天生富豪。其少時亦貧家子,不能讀書而發憤經商,經過20多年苦心經營,始成積錢所值數十萬緡之巨富。而其富而不忘其本之精神,於今猶有特別的諷世價值。除出錢築堤之壯舉外,父子兩代日常還建老人堂,供養孤鰥終身;建孤兒院,成人後為之婚配。每遇荒年、時疫,則開倉賑貧,施藥施棺。還購《全監書》藏學宮供士子閱讀,購《全藏經》,藏金山、泰州叢林供僧人念誦……
不過客觀而論,築堤壯舉還有別一麵精神價值存焉:首義者薑氏父子固厥功至偉,薑堰這方水土的子民們,也大可尊敬。因為要成就一項大水利,資金外,更重要的是勞力、意誌諸多因素。沒有百姓的踴躍出力,眾誌成城,和日後的精心養護,“薑堰”雲乎哉!而堰成之後,百姓卻將其功勞全然記於薑氏父子一身,銘傳不足,且以地名紀之。人心之善,民風之厚,亦可見其一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