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曠達,生於紅塵,出乎世間,一切大徹大悟。因而大多數禪師都體現出鮮明的“生無戀,死無畏”之磊磊襟懷。有趣的是,如果不是相關典籍故弄玄虛的話,許多禪師在那個一切生命都無不本能地畏懼之的大限臨頭之際,不僅仍然表現得毫不縈懷,坦然若素,而且,似乎還都具有一種未卜先知,能遇知自己死亡時間的特殊能耐,以至於不僅都死得安然甚至快樂,且別具一格,可謂死也死出了特色。
不信,請看以下數例:
邢州開元法明上座(和尚),依投報本(禪師)未久,深得法忍(曆經磨難,堅信佛法)。後歸裏事落魄,多嗜酒呼盧。每大醉而唱柳永詞數闋,日以為常。鄉民侮之(但他我行我素),召(他)吃齋飯則拒,召飲則從。如是者十餘年。鄉民鹹指曰“醉和尚”。一日(他)謂寺眾曰:
“吾明旦當行(死),汝等無它往。”
眾竊笑之。翌晨,攝衣就座,大呼曰:
“吾去矣,聽吾一偈。”
眾聞言奔視,(法明禪)師乃曰:
“平生醉裏顛蹶,
醉裏卻有分別。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言訖寂然,撼之已委蛻(去世)矣。
——《五燈會元》卷十六
至道元年春,遇安禪師將示寂(死去),有嗣子蘊仁侍立在側。遇安禪師乃說偈示之:
“不是嶺頭攜得事,
豈從雞足付將來。
自古聖賢皆若此,
非吾今日為君裁。”
付囑已,禪師澡身易衣,安坐,令舁(抬)棺至室內。良久,自入棺中。經三日,門人開棺,睹禪師右脅吉祥而臥。四眾哀慟,師乃(從棺中)再起,升堂說法,訶責垂誡曰:
“此度更啟吾棺者,非吾弟子。”
言訖,複入棺長往。
——《五燈會元》
(隱峰禪師)入五台,於金剛窟前將示滅。先問眾曰:
“諸方遷化(去世),或坐去,或臥去,吾嚐見之,還有立化(立著死)也無?”
曰:“有”。
“還有倒立者否?”
曰:“未嚐見有。”
禪師乃倒立而化,亭亭然其衣順體(而不下垂)。時眾舁就荼毗(抬去火葬),師屹然不動。遠近聞者瞻睹,驚歎無已。禪師有妹為尼,時亦在彼,乃拊而咄(斥責他)曰:
“老兄,疇昔不循法律,死更熒惑於人!”
於是以手推之,(隱峰禪師)僨然而踣(僵仆在地)。
——《五燈會元》卷三
類似的事例在禪宗的記載中還有很多,禪師們活得清奇古怪,死亦五花八門,花樣翻新。上述那種自己爬進棺材或倒立著死去的已夠怪了,更怪或者說更瀟灑的還有特意在海水退潮時,坐在木盆中,吹著鐵笛,唱著歌,隨波而去,當木盆翻倒在海中的一刹那間將鐵笛擲向空中,慨然入水。在此過程中居然還有雅興宣傳一通水葬的好處!這些記載看上去言之鑿鑿,我總覺得其中或多或少有誇張成分在。但有一點卻是可以相信的,即人完全可以憑籍著自己的精神和意誌,扼住命運的脖子,戰勝一切境遇。而禪師們的不怕死,並非源於他們有一副鐵石心腸,硬是能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態度抗拒死亡,而在於他們有一種超然於生死、坦然地接受生死這樣一種自然規律的覺悟。他們信奉“佛無生滅”之哲學,相信生死不過是一種循環,“如沿圓環轉動,圓環既無起點,也無終點”,那又何來什麼生與死之分別呢?
不過,無論這些哲學如何高明,坦率說,我在讀上述記載之時,仍會覺得,禪師們如此超然而透僻的生死觀,對我們凡俗之輩固有開慰和啟迪之功,但其奇形百出的死法卻多少仍有些作秀的意味,不足為效。至於他們為什麼要作秀,我想或許是想以此給人以鼓勵,或許竟是有意無意地想要掩抑那心靈深處若隱若顯的無奈?我不得而知。而且這類問題想得深了,不免還有幾分入骨的寒意襲上心來,所以不想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