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可靠嗎?”
“不敢說絕對,但,因為大夏,他們的日子比以前好過百倍,這是客觀事實。我想,除非遇到生死危機,或者有人能開出更大的讓他們無法拒絕的籌碼,否則,他們都是可靠的。”胡之闊沒有大包大攬,直接分析了一波,“另外,我們又不是他們送死,跟我們混,他們的命能夠賣得最大的價值,而想要獲得比與我們合作還多的好處,老實說,一般人還真給不起或者不願意給。”
這幫人都是些上不得台麵的人,沒有足夠的價值能打動別人從而產生挖牆腳的心思。
周敦吉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那就見上一麵吧……就安排在三天後。”
胡之闊:“好的,我下去後就派人將消息通知到。”
“那你覺得,他們中,誰最合適到北邊去,為‘列門邊牆工程’打掩護?”周敦吉問道。
所謂的打掩護,就是讓若幹個與夏國友好、與皿滋汗庭不睦的部落,到列門地峽與木刻草原接壤地區放牧,充當看門人、迷魂陣等角色。
試問一般韃靼人來到列門地峽附近,然後放眼望去,隔三差五就能碰到遊牧著的“同胞”,這種身處“自己人”中的安心感,會使人有一種一切都處於控製之下的錯覺,很容易打消人的戒心,基本上不會有人懷疑敵對分子會膽子大到就在隔壁列門地峽搞活動。
當然,這隻是以防萬一,這些部落更多的還是起到一個監視來往傳令兵的作用。
聽到周敦吉的問話,胡之闊想了想,說出來一個讓人意外的名字:“屈突完!”
“屈突完?”周敦吉驚訝的與他人對視一眼,忍不住道:“我還以為你會說察幹呢!”
察幹作為第一個與夏人接觸並合作的木刻韃靼人,在夏國國內的知名度頗高,而且一直表現良好,怎麼看都是像這種“知根知底”的老人更令人放心。
胡之闊卻笑道:“察幹此人,心思太多,又唯利是圖,貪婪而狡詐,不講信義,人品更是不宜高估,不可托付大事……反觀屈突完,性格頗為直爽,有著草原人標準的熱情大方,且野心不大,更重要的是,他和皿滋汗有大仇!”
“如果非要打個比喻的話,察幹為狼,屈突完為犬。”
“守戶之犬,正是合適!”
“嗬嗬,那三日後,我可要好好看看……看仔細了。”
…………
夏二年,八月十日。
列門地峽的考察基本完成。
派駐站的氣氛越來越緊張,一股大戰將臨的壓抑感籠罩在每個人的頭上。
斥候來報,韃靼萬戶策萬,率領三千騎兵(自帶一個千人隊,樂森關抽調守軍五百,回草原後沿途陸續征召一千五百)已然離派駐站不足百裏,可謂朝發夕至。
與此同時,夏國海外錫石島碼頭,一艘外表看起來毫不起眼的海船緩緩駛離,夏凡站在船首,眺望遠方天際,海天一色,白鳥翱翔。
他深吸了一口氣,一時胸懷激蕩。
像這樣的出遠門,日後必將越來越少,他希望好好把握這次機會,好好領略一番外麵的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