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機械是工業基礎,而工業和農業能共同撐起一個大帝國,由不得夏凡不重視,況且,搞不了高級貨,搞搞水車、唧筒、獨輪車、滑輪組、弓弩、紡車、腳踩車床、船、農具、刀槍劍盾……還是可以的。
機械局的局長,夏凡可不會給堂中的家夥送人情,他直接無視了一眾渴盼的目光,征召了一大批匠人,然後從中選了一個有管理才能的叫做歐林的老先生任局長,而這些匠人則全被他塞進了機械局。
接著是司職緝盜、備賊、刑偵、維穩、監察、警戒等等的警察局。
“警察”一詞,同樣不是現代發明,唐初顏師古注釋《漢書·武五子傳》的時候就有“密令警察,不欲宣露也”的語句,後來元朝所著的《金史》中同樣有“諸京警巡院使一員,正六品,掌平理獄訟,警察別部”的記載,不過,現代警察的概念卻是清朝考察團從日本帶回來的舶來品,至於日本人是不是翻得中國史書,那就不得而知了。
最終,警察局這個暴力機關的扛把子,被夏凡給了原軍政執行處的精英齊虎,正好業務熟練,都不用實習。
光有警察局這個明麵上的監察機構,還不能讓大族長放心,這不,他馬上又弄了一個保安局,負責諸夏重要人物、重要部門的安保工作,以及監視境內的一切風吹草動,當然,對於後一個職權,隻存在於夏大族長的心裏,就沒必要在大庭廣眾下說出來了。要不然,現場的溫度都要下降幾度。
保安局局長,夏凡給了司馬仁鄉,原錦衣衛鷹犬,同樣是老本行。
接下來是司職教化、育才的教育局,局長林教先,一個地地道道的教書先生,原中學校長。
之所以這麼早就成立教育局,除了“千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等高大上的考究,大族長的目的很純粹,就是為了同化原住民。
同化,要從娃娃抓起。
說到這兒,夏凡頓了頓,道:“之前在和張先生、胡先生、喬先生討論的時候,對於諸夏如何發展,諸位先生曾提到農業和貿易,當時限於時間和資本,就沒再繼續,現在我們擁有兩縣之地,時間有了,資本也有了一些,農業在短時間內是看不到成果的,未來一年內,缺糧是必然事件,即使通過狩獵、捕魚可以彌補一部分缺額,除非,我們願意耽擱一年時間,所以,貿易仍然不可或缺,我決定成立大夏貿易公司,以喬先生為夏貿總經理,專門負責向外購糧,以及各種所需的原材料。”
至此,諸夏一口氣擁有了交通局、農業局、機械局、警察局、保安局、教育局等六個“局”級衙門,天堂縣、自由縣兩個縣,和一個‘國營’夏貿公司。
而無論是局長、縣長還是總經理,都隻對夏凡一個人負責,也就是說,最後做決定的都是夏凡。
行政框架基本上搭建了起來,第一輪的官帽子也都派完了,於是,撈到了職位的家夥就被大族長早早的打發出去做事,現在百廢待興,諸事繁雜,哪有時間讓他們浪費?不過,喬盛泰、司馬仁鄉和齊虎卻被他叫了下來,先在隔壁等著。
還有一幫軍方代表眼巴巴的等著大族長的安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