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不同類型的投資者應選擇何種投資策略?(2 / 2)

(3)積極型投資者

此類型投資者適合以較多的資金在股市中博弈。當然,如果資產豐厚,有足夠的資金的話,還可以參與期貨、黃金、外彙等投資品種。假若以30萬的資金用於投資股市,其操作方法可以按三分法買入,即在適當時機選擇有投資價值的股票,先用三分之一的資金買入,如果該股票繼續下跌,則繼續逐步買入,直至資金用完。如果在第一次買入後,股價不跌反漲,那麼可在其漲升5%以上時,加倉買入。之後,可關注大盤走勢,隻要趨勢不發生變化,即可持股,當出現頭部時,再拋出股票。

積極型投資人在操作時宜於中、短線結合,即以部分資金買入具有上升潛力的個股作為中線,以另一部分資金追逐熱點,隨熱點板塊的輪動跟隨主力反複操作,從中獲得收益。

(4)賭馬的經驗值得投資者借鑒

雖然股市與賭場不同,但一些概率仍有相同之處。有資料介紹一則賭馬的故事,頗值得玩味。故事說的是一個移居香港的內地青年,在研究香港人賭馬的經驗時,他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在賽馬場上經常有一些資質很好的馬在比賽中卻莫名其妙地失敗了,使得押注該匹賽馬的人輸得很慘。經過翻閱曆年賽馬統計發現,優秀的賽馬最多不會超過七次,就會跑出一次好成績。因為雖然賽馬比賽經常被人操縱,但是如果優秀的賽馬在比賽中總是不讓它盡最大的努力跑出最好的成績,那麼這匹優秀的賽馬就永遠也跑不出它最好的成績了。這無疑等於毀掉了一匹優秀的賽馬。這種事情對於優秀賽馬的擁有者來說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答應的。

賭馬規則規定,可以押注任何一匹賽馬獲勝,如果押錯了,資金就打了水漂,一分不返;如果所押的賽馬贏了,就能獲得翻倍的資金。青年人經過反複研究後,采取了以下押注方法:

每次以100港幣賭最好的馬匹取勝,如果輸了,他就賠了100港幣;第二次就加到200港幣,如果贏了,他就可以賺200港幣,除掉第一次輸的100港幣,還贏100港幣。

接著再從100港幣賭起,如果輸了,就再拿出200港幣賭,再輸了就加碼到400港幣,如果贏了,就獲得400港幣的利潤,除掉兩次輸掉的300港幣,又賺了100港幣。

之後,還是從100港幣賭起,如果賭到400港幣輸掉,就拿出800港幣去賭。以此類推,逐步加碼,如果都輸了,隻要最後一次贏,還能獲得100港幣的盈利。

經過反複多次驗證,青年人發現,一般到第三、第四次就能夠盈利了,最極端的是到第七次盈利,但這樣的概率極小。青年人運用這種方法,在幾年內便獲得了不小的一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