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紫千紅總是春——為《戲曲藝術》複刊而作(1 / 1)

沐浴著六中全會的春風,重新複刊的《戲曲藝術》又以姹紫嫣紅的風姿展現在讀者的麵前。這自然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陝西戲曲獨秀一方。陝西省戲曲研究院乃是中國戲曲的重鎮,三秦戲曲的搖籃。在舉國上下日益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重視優秀民族文化的今天,戲曲研究院理所應當擁有一份集中宣傳、研究戲曲藝術,宣傳、研究戲曲研究院的綜合藝術刊物。這是曆史的呼喚,是現實的需要。

刊物是一麵張揚起來的旗幟。《戲曲藝術》既然重新恢複辦起來了,她就應當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標,逐步營造出一種鮮明的風格和特色。首先,作為院刊《戲曲藝術》要成為戲曲研究院的一個“窗口”,各界人士、方方麵麵,透過這個“窗口”,足以領略到該院的建設、發展、進步和整體精神風貌。其次,《戲曲藝術》要辦成推動和促進戲曲研究院藝術創作的一個陣地,刊物要奏響為全院藝術生產服務的主旋律。在這方麵,重在推出精品,推出新人。再次,《戲曲藝術》要致力於介紹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中國古典戲曲理論和當代世界戲劇理論的工作;講授戲曲知識;傳播文化精髓;及時報道國內外戲劇動態。從而使廣大藝術人員,特別是青年一代,通過刊物這一教科書學到專業知識,提高綜合素質,強化理論修養,豐富舞台實踐,拓新藝術水準。最後,作為戲曲研究院的院刊,務必名副其實。《戲曲藝術》要在研究二字上真正做文章。當前,戲曲藝術麵臨嚴峻的挑戰,同時也適逢很好的機遇。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銳意研究,尋求突破,《戲曲藝術》要有這個膽識。在這一方麵,《戲曲藝術》要善於緊扣那些對戲曲發展影響大的課題,作重點深入研究。諸如對振興秦腔的係統研究;對戲曲當代走向的研究;對實施精品戰略的研究;對拓寬演出市場、重新贏得舞台觀眾的研究;對院裏老藝術家藝術結晶的總結研究,等等。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麵,萬紫千紅總是春”。麵對偉大的時代,肩負曆史的重任,迎著群眾的呼喚,托起戲曲的明天。主持《戲曲藝術》的同誌,一定要升騰起一種責任感,殫精竭慮,全心全意,克服困難,辦好刊物。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是有著光榮革命傳統和雄厚藝術實力的藝術團體。她在各個曆史時期,都閃耀著璀璨奪目的光彩。我相信,作為戲曲研究院的院刊,經過努力,《戲曲藝術》也一定能夠不辜負大家的期望,辦出水平,結出碩果,卓爾不群,迸放光彩。

199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