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民族文藝與外來文藝的關係,即文藝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的關係。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的逐步形成,各民族間文化藝術的交流、融會加快了步伐,而且民族藝術發展的內在動力本身就包含著向異族文化的借鑒和吸收。當然,這種借鑒和吸收,不是崇洋媚外,不是以外來文化“改造”民族文化,而是要“洋為中用”。對於地方戲曲劇種,還有個地域性和劇種特色的問題,可以借鑒外劇種,但不能失去地域文化特色。應該說這一組對應關係在當代音樂、美術上的矛盾和爭論比較突出,在我們省的戲劇創作方麵表現得還不明顯,原因是我們民族文化的傳統太深厚了。在強大的傳統麵前,外來戲劇的影響與滲透能力也就有限,形不成大的氣候。我們不用過分擔心出現那種嚴重的負麵影響。可是這種情況又是值得引起討論的另一話題。我省戲劇界的創作人員對外來藝術(主要是戲劇)了解和接觸都比較少,學習得還不夠。我們熱愛自己的文化傳統,但文化是要與時俱進的。隨著改革開放,外來文藝通過各種媒體大量湧入我們的視野,這就有個吸收、借鑒問題。要使我們的民族文藝既顯示傳統的魅力,同時又具備當代性、包容性,要將我們的戲劇舞台更加豐富多彩起來,將我們的戲劇藝術和世界接軌,則必須善於吸收外來好的營養來豐富、充盈我們自己的體魄。在這方麵,海派戲劇、京派戲劇的改革值得我們學習、借鑒。陝歌創作的歌劇《司馬遷》是學習借鑒的成功之作。它的劇本結構是西洋歌劇的塊狀結構,它的敘述方式完全是西洋歌劇的喧敘調和詠歎調,但它的人物塑造、文學風格則是完全中國民族化的。中國古典詩詞的魅力,徹底的中國氣派幾乎使人們忘卻了這是中西合璧的產物。這種結合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形式上和世界戲劇接了軌,但無疑是地地地道道的中國作品。這個經驗值得總結。
其三,主流文藝和非主流文藝的關係,即主旋律與多樣化的關係。我們現階段的文藝是多元的,是由不同的思想傾向、價值觀念、美學追求、藝術樣式構成的多層麵的複合體。這種多元共存的局麵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經濟、政治、文化形態所決定的。然而,這種多元共存的局麵不應平分秋色,而應當有一個中心,一個主體,那就是傳達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在藝術上健康清新為群眾喜聞樂見,應當是當代文藝的主流。在這方麵,應該說我省的文藝工作者有一個重視主流文藝的好傳統。在戲劇創作上,不管是新編曆史劇還是現代戲,大家都比較注意其政治功利性。社會主義文藝要講自己的功利,更要唱響我們的主旋律,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文藝創作是個體勞動的產物,有著非常強烈的個性特征。正因為有個性,我們的文藝才會千姿百態,如果一講主旋律大家都是一個題材,都是一個主題,都追求一種風格,都順延一種藝術方法就不好了。大同小異是低能的表現,一個作家、一個團體都應該創立自己的風格,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追求。我們在強調主流文藝的同時,非常真誠地渴望多樣化。沒有了多樣化,我們主流戲劇的生存也將成為問題。任何問題都有兩麵性,千萬不可顧此失彼。這就引出了一個重視創作精品與抓好普遍繁榮的關係問題。藝術精品的創作必須要建立在普遍繁榮的基礎上,而創作藝術精品的導向、示範作用又會在更高的層次上進一步推動藝術創作普遍的繁榮。
其四,高雅文藝與通俗文藝的關係,即普及與提高的關係。高雅文藝與通俗文藝是相互聯係、相互依存的,而且始終處於流動的狀態之中。就當前的現狀而言,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的通俗文藝是大量的、普遍的。而高雅文藝在其自身的屬性中,就包含著引導並開拓通俗文藝走向提高美學品格,並且要以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依歸。而不是自認是陽春白雪,可以脫離群眾,孤芳自賞,特別是在市場經濟的社會條件下,高雅文藝與通俗文藝都有一個要麵向市場的問題。這是由文藝的雙重性即藝術性與商品性所決定的。作為精神產品的文藝,藝術性是它的本質屬性,藝術規律是它所需遵循的基本規律,社會效益是它所追求的首要目標。但是,無論什麼藝術作品從它誕生的那一天起,從它走進劇場的那一刻起,它就無可爭議地帶上了商品的屬性,那種總是過多地注重藝術作品的藝術價值,而忽略它的市場價值的認識和做法,是難以適應新的形勢、新的要求的。目前我們藝術創作的鏈條,嚴格地講,缺少一個環節,即缺乏一支強有力的藝術作品營銷隊伍,整個戲劇界缺乏有生氣的營銷觀念。通俗文藝的商品屬性是不言而喻的,而高雅藝術由於它的高投入,它的精細製作,它的宣傳效應,它的市場開拓力本來應該更大。但這幾年的情況恰恰相反,我們高雅藝術的生產在某種程度上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不搞高雅藝術不行,搞了賠錢又怎麼辦?作為政府行為的投入總是有限的,更多的還是要靠藝術團體自身解決。藝術團體自身來解決靠什麼?還不是要靠藝術作品進入市場後的回報。投入必須有回報,回報在市場,要徹底改變“高雅藝術難進市場”的思維定勢和畏難情緒。近幾年,京、滬、浙、粵等地藝術精品的市場操作收到良好的效果,豐厚的市場回報給藝術團體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增強了藝術家的信心,催動了新的高雅藝術的創作生產。我省的高雅藝術市場的開拓還停留在初始階段,在這方麵我們要逐漸邁出步子。
當然,涉及藝術創作的思想認識和實際運作,是非常複雜的,不可簡單、輕率地論定。許多問題一方麵還是要通過藝術實踐去逐步理清和解決,另一方麵也要從理論探討和研究、評論中去尋找答案。
?二、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創造條件提高藝術創作人員的思想文化素質
人才是陝西文藝創作可持續發展的動力資源,培養人才是繁榮陝西文藝創作的百年大計。
(一)鼓勵藝術創作人員深入生活,向生活學習,在火熱的改革生活中汲取素材和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