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公開警示:誰給企業“臉上”抹黑,就讓誰的牌子倒;誰砸企業的牌子,就砸誰的飯碗;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我們公開昭示:讓一切不文明遠離電力職工;讓一切文明成果在全局生根開花;讓電力形象成為全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我們公開戒勉:在企業做個愛崗敬業的好職工,在家庭做個尊老愛幼的好成員,在社會做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幾年來,我們在“窗口”硬件建設上,先後投資20多萬元硬化、綠化、美化機關大院、營業廳和校表室;投資10多萬元配置、裝修職工之家、職工食堂、職工浴池和讀書室、健身房、多功能廳。軟件建設上,認真周密地做規劃、訂製度、搞活動、抓培訓,尤其通過熱情、禮貌、周到、優質的服務,全麵體現了“合電人”崇高的個人品德、職業道德和綜合素質。在農村電網改造過程中,局裏明確要求,所有施工人員在施工期間,必須自帶飲水,自帶幹糧,不喝群眾一口水,不吃群眾一頓飯,不無故損害群眾的一草一木,按期保質保量完成任務,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好評。我局連續三年在全縣31個“創佳評差”部門行風社會測評中名列前茅。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我們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每個供電所成立檢修隊,每季度為所有動力用戶義務遙測、檢修設備一次。變事故搶修為事故預防,這樣,一方麵加大了對電力設施的巡視、維護、檢修考核力度。另一方麵,一切從用戶的需要出發,一切為用戶的利益著想,受到社會各界好評。我局三年來文明創建一年一個台階,先後獲得省級文明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和省級文明標兵單位稱號。
四、方式與方法:分層施教、寓教於樂,鼓勵鞭策、雙管齊下,豐富多彩、不拘形式,製度保證、常抓不懈。
方法是開鎖的鑰匙過河的橋。現在的企業,青年人占多數,他們的心理、年齡、知識、性格等特點突出,加之相當多的青年人都是獨生子女,所以教育職工的問題實質是個教育青工的問題。因人施教,對症下藥;寓樂寓文,培養興趣;正麵教育,鼓勵為主;多姿多彩,堅持經常,就是一些好的辦法。
近年來,我們把道德建設的教育與實踐總結成了“四個三”:一是開展“三賽”活動,即:演講賽、演唱賽和體育比賽;二是開展“三會”活動,即:報告會、培訓會和學習經驗交流會;三是開展“三評”活動,即:在單位評“道德典範”,在小區評“五好家庭”,在全局評“文明科、站、所”;四是開展“三實踐”活動,即:“獻愛心、送溫暖”,“青年誌願者義務奉獻企業、奉獻社會”,“一幫一、一對紅”。與此同時,我們還建立健全了企業理念、社會承諾、文明規範、監督考核等一整套規章製度百餘項。
道德建設的實踐,使我們深切地體會到,“權壓人人不仁,情理感人人敬人”,“人管人氣死人,製度管人人服人”,“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隻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全局幹部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才能使企業生產永葆不竭的活力。
五、效應與效益
幾年來,通過企業道德建設的實踐,我局出現了“三多”、“三少”現象,即:積極上進、要求入黨的人多了。80%的青工提交了申請書,三年來批準入黨人員15名。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人多了。三年來,職工個人共給災區貧困學校、特困職工和革命功臣捐款3.7萬元,捐物500多件(個)。自學考試、技術攻關的人多了。目前,已拿到自修文憑的22人,在職自修大專以上學曆的17人,獲得省級技術攻關先進標兵的1人,縣級的6人。要求從班站到機關、從條件差的單位到條件好的單位、從變電麵到供電麵調動的人少了;班餘和節假日打牌諞閑鬧是非的人少了;爭待遇、爭獎金、爭私利的人少了。
生產經營上也出現了“三高三低”現象,即:安全生產運行紀錄增高,從1995年到2002年8月份,連續安全運行2623天無事故;縣局售電量年年增高,由1999年的6300萬千瓦時增長到2001年的7500萬千瓦時;企業純利潤年年上升。違章作業現象逐年減少,售電線損逐年降低,全局管理成本逐年降低。
(作者係合陽縣電力局黨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