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三章(2 / 3)

“莫琳亞,”馬丁當晚宣布說,“我要跟你分別了。你自己不久也該離開這裏。然後,你可以把這房子租出去,自己當個房東。我記得,你在聖安得羅還是在海華滋有個做牛奶生意的哥哥。我要你別洗那些衣服,把它們統統退回去,明白嗎?明天到聖安德羅或者海華滋,或者不管去什麼地方,總之,把你哥哥找來。叫他來見我。我準備在奧克蘭都市飯店住一段。他有眼力,一定能物色個好奶牛場。”

後來,莫琳亞當上了房東和一家奶牛場惟一的業主,雇了兩個幫手替她幹活,還開了個銀行賬戶,雖然孩子們全都穿著鞋子去上學,她的銀行存款仍然不斷地增加。人們都夢想過童話中的王子,然而很少有人真正遇到過,辛勤幹活、講究實際的莫琳亞連做夢時也沒有見到過什麼童話中的王子,但是她卻接待了一位偽裝成洗衣工的王子。

在此期間,世人開始詢問:“這個馬丁·伊德到底是個什麼人?”他拒絕向出版商提供自己個人履曆方麵的資料,但是報紙是拒絕所不能阻擋的。奧克蘭是他的家鄉,記者們追尋到幾十個能提供情況的人。各種有關他的情況,或真或偽,他的一件件所做所為,有的實在,而大部分純屬捏造,全都展現在讀者麵前,文章中還夾雜著搶拍的照片和正麵相片——是從當地一個攝影師那裏弄來的,他以前給馬丁拍過照片,此時迅速弄到版權,投入市場。馬丁對雜誌和資產階級社會深惡痛絕,起初跟這種公開個人隱私的行為作過鬥爭。但是後來他屈服了,因為屈服比鬥爭容易得多。他覺得無法拒絕遠道而來求見的特派作家。再說,自從不再寫作和學習以來,每天都有許多打發不完的時間,這些時間總得消磨掉才行。所以他就放任自己的興致,讓人家來訪問他,談出自己關於文學和哲學的見解,甚至還接受資產階級的邀請。他已經安於一種奇怪而舒適的心境了。他不再感到擔心。他原諒了所有的人,甚至也原諒了那個把他描繪成紅色魔鬼的小記者,他還讓這個記者寫了一整版的訪談,外加專門拍攝的一幅照片。

他有時跟裏奇會麵,她顯然對他變成個名人頗感遺憾。這把他們之間的差距拉大了。或許是出於縮小這種差距的願望,她聽從了他的勸告,上夜校和商學院去讀書,而且還由一位索價驚人的服裝師為她定做時裝。她每天都有顯著的進步,後來,馬丁不禁懷疑自己的做法是否正確,因為他心裏清楚,她的服從和努力全是為了他。她想讓他覺得自己有價值,有他所看重的那種價值。然而,他卻沒有讓她看到任何希望,他像個兄長一樣對待她,並且很少去看她。

趁他紅得發紫的時候,《逾期》被梅雷迪思—洛厄爾公司趕印出來上市。因為這是部小說,在銷售冊數方麵比《太陽的恥辱》更加轟動。一連好幾個星期,他有兩本書榮登暢銷書的榜首,這可是史無前例的。這個故事不但吸引了小說讀者,就連那些如饑似渴地閱讀《太陽的恥辱》的讀者,也為他在這部海洋生活故事中對宇宙的深刻理解感到著迷。他不但十分出色地攻擊了文學上的神秘主義,而且成功地拿出了他所主張的那種文學作品,這就證明了他是個難得的文學天才,一身兼備批評家和作家的雙重才能。

金錢滾滾向他湧來,他的名聲越來越響。他像劃過文學界的一顆彗星,發出熠熠光輝,可他對自己引起的這場轟動不但不以為然,而且覺得好笑。有一件小事讓他想不通,如果人們了解這事,也會感到迷惑不解。但是人們的迷惑將不是為這個事件本身,而是為他居然這麼小題大做感到迷惑。布朗特法官請他去吃飯。就是這麼一件小事,或者說是一件小事的開端,而這事很快就會變成個大事。他非常粗暴地當麵侮辱過布朗特法官,但是布朗特法官在街上見到他時,竟然請他去吃飯!馬丁不禁回想起在蒙埃司家多次見到過布朗特法官,可他從來沒有請他吃飯的意思。馬丁自忖道,他當時怎麼就不請他吃飯?自己並沒有發生任何改變,還是同一個馬丁·伊德。到底是什麼發生了變化?是因為他過去寫的東西此時出現在書本的封皮下麵了?可那是過去早已寫好的東西呀。並不是他在那以後寫出來的。那是在布朗特法官跟其他人一樣譏笑他信仰的斯賓塞、藐視他的智慧時已經寫好的作品呀。因此,布朗特法官請他去吃飯並不是為了什麼真正的價值,而純粹是為了某種虛假的價值。

馬丁笑著接受了邀請,可又為他的滿足感到十分詫異。宴席上有五六位身居高位的人士和他們的女眷,馬丁發覺自己成了來賓中的顯要人物。布朗特法官私下裏勸馬丁加入冥河俱樂部,那可是個對成員要求十分苛刻的俱樂部,它的成員不僅要有錢,而且要有成就,漢威爾法官立刻熱心地幫著勸馬丁。馬丁拒絕了,心裏越發感到迷惑不解。

他忙著打發那一堆手稿。編輯們寫來的索稿信讓他疲於應付。人們發現他是個有風格的作家,而且在每篇作品中都體現了這種風格。《北方評論》刊出他的《美之搖籃》後,又寫信來要六篇性質相同的論文,可惜他沒有了,因為《伯頓雜誌》以一種投機心理向他提出以每篇五百塊錢的價格要他五篇論文。他回信說,可以滿足他們的要求,但價格是每篇一千塊。他記得,這些稿子以前都被他們退回來過,現在,他們卻拚命嚷著要。他們的退稿單全都一樣冷酷、機械、千篇一律。他們以前折磨過他,現在,他要反過來折磨他們。《伯頓雜誌》照他開的價買走了五篇論文,剩下的四篇被《麥金托什雜誌》以同樣的價格搶走了,《北方評論》太窮,無法承受這種高價。就這樣,《神秘的祭司長》、《奇跡夢想家》、《自我衡量的尺度》、《錯覺論》、《神與人》、《藝術與生物學》、《批評家與試管》、《星塵》和《高利貸的尊嚴》紛紛刊出了,它們引起的震動、抱怨、不滿,很久才逐漸平息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