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農村社會學與相關學科的關係
農村社會學在確定自己的研究對象和從事實際的研究活動中,要與許多學科發生關係,其中關係最為密切的有普通社會學、農村經濟、社會心理學、社會管理學等。正確理解這些關係,不僅可以使我們進一步掌握農村社會學的研究對象、內容,而且還可以幫助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了解農村社會學的性質與特征。
1.農村社會學與普通社會學的關係。農村社會學是社會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它與普通社會學有著緊密的聯係,二者的區別與聯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從兩門學科產生的曆史來看,普通社會學先於農村社會學。普通社會學產生於19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歐洲,而農村社會學產生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美國。在農村社會學作為一門相對獨立的學科出現以前,有關農村社會學的思想、觀點,有關農村的經驗研究是包括在普通社會學之中的。隨著普通社會學的不斷發展,一方麵為農村社會學的產生提供了思想理論基礎;另一方麵也為農村社會學的產生準備了大量資料,加之當時社會發展的需要,農村社會學便逐漸從普通社會學中分化出來,形成了一門相對獨立的社會學分支學科。所以,農村社會學的產生是普通社會學發展的結果。
從兩門學科的研究對象上看,農村社會學與普通社會學存在某些重合與交叉,但又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普通社會學以整個社會為對象,其中就必然包括農村社會,而且,普通社會學中的許多原理和基本觀點也要取自對農村社會許多社會現象的研究和抽象。例如:社區、群體類型等內容。但這並不說明二者是等同的,普通社會學從社會整體出發,研究各種社會現象中具有普遍性的理論和原理。而農村社會學主要研究整個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農村社會,從農村社會這個特定領域,研究發生在其中的社會現象中具有特殊性的理論和原理。至多還包括農村所受外部影響的問題。因此,即使是研究和反映農村社會的同一現象,普通社會學的要求往往比較寬泛和概括,而農村社會學的要求則相當具體和深入。所以,以社會整體為研究對象的普通社會學和以農村社會為研究對象的農村社會學,因其研究對象的區別才各有存在的必要,不能相互替代。
從兩門學科的發展過程看,兩門學科在發展過程中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體現了二者之間的緊密聯係。一方麵,農村社會學作為社會學的一個分支,也像其他許多分支學科那樣,受著普通社會學的一般原理、方法和基本理論的規定和指導。隨著普通社會學研究對象的不斷明確、基本理論的不斷完善豐富,農村社會學也有了長足的進展,農村社會學中所表現出來的某些派別、理論和觀點,常常就是普通社會學之中存在的不同派別、理論和觀點的表現。同時,普通社會學的研究方法,像社會調查方法、統計方法等的進步,推動著農村社會學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麵,農村社會學研究成果反過來也豐富了普通社會學的內容,推動著普通社會學的發展。
2.農村社會學與農業經濟學、農村經濟學的關係。農村社會學與農業經濟學、農村經濟科學之間既有區別,又有一定聯係。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首先,學科性質是不同的。農村社會學是社會學的分支,屬於社會學學科,農業經濟學和農村經濟學都是屬於經濟科學的範疇,是所謂的部門經濟學。其次,研究對象上的不同。兩種關於農村的經濟科學,都是以農村中人們的經濟活動、經濟關係以及農村經濟發展為研究內容,對於農村中的其他方麵和經濟以外的活動及社會關係,雖也有涉及,但卻並非其“專業”核心。農村社會學既要研究農村經濟現象,又要研究許多非經濟現象,它更強調農村社會這個整體及其各要素之間的關係。所以,在研究對象上,二者的區別是很顯然的。
但是,由於農村社會學與農業經濟學和農村經濟學都是研究農村的科學,其總的研究對象都是農村社會,所以,它們又存在著密切的聯係。這種聯係表現在它們在研究對象上有某些共同性以外,還表現為二者是互為補充的。農村社會學要從根本上認識農村社會的本質,離不開農業經濟學、農村經濟學對農村經濟關係和經濟規律的揭示;而農業經濟學、農村經濟學要全麵闡明經濟問題,也有賴於農村社會學對農村社會整體及其各部分的正確理解。所以,農業經濟學和農村經濟學要吸收農村社會學的研究成果,把經濟問題放到農村社會的整體中去研究;而農村社會學應在概括農業經濟學、農村經濟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建立自己的知識體係。
3.農村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的關係。農村社會學與社會心理學關係十分密切,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關係。一方麵社會心理學的許多理論來自社會學與農村社會學的研究,他們都非常重視從社會環境和個人的相互作用的關係上來分析人們的行為,重視人的社會行為與社會關係的研究。它們從各自的角度研究相同的研究對象,如研究社會組織、社會結構、社會製度、人的社會化和社會角色以及社會問題等,既是農村社會學的研究內容,也是社會心理學的研究內容。在研究方法上,社會心理學要運用社會學的知識和方法探索人在社會關係中表現出來的行為。另一方麵,社會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對農民社會心理的研究,如農民的需要、態度、動機、價值觀、群體心理等所揭示的農民行為規律,又為農村社會學的發展提供了社會心理學的基礎,推動農村社會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