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喬舒亞·勞倫斯·張伯倫(Joshua Lawrence Chamberlain),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名字是在2010年閱讀米夏埃爾·夏拉的《屠夫天使》的時候。在這部獲得1975年美國普利策虛構小說類大獎的曆史小說中,張伯倫是當之無愧的主角之一。《屠夫天使》對當時還是上校的張伯倫,在1863年7月2日即葛底斯堡戰役中第二天,堅守小圓頂山陣地的戰鬥作了詳盡的描述。

當時我的第一聯想,就是我軍的開國大將徐海東。少年的我就酷愛閱讀中外軍事史。直到現在,我都還清晰記得,徐海東大將在一次反圍剿戰役中,在彈藥即將打完之際,也像張伯倫上校一樣,亮出大刀,麵對凶狠的敵人,從山坡上衝下去,發動了令敵人膽戰心驚的反衝鋒,而且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徐海東將軍在衝向敵人,衝向看似注定死亡之前,專門脫下了所有衣服,隻穿條褲衩。他將當時非常稀缺的衣物留給了戰友。

徐海東大將真不愧是我軍曆史上的真英雄啊!真正的軍人,令人敬佩的軍人精神、軍人氣魄,軍魂是沒有國界、沒有民族、沒有時間、沒有地域、沒有陣營之分的。

後來,我又看了根據《屠夫天使》改編的,由CNN創始人特德·特納 於1993年私人投資拍攝的史詩巨片《葛底斯堡戰役》。我再一次被張伯倫的勇敢精神和他獨特的學者氣質打動。

於是,我開始在維基百科閱讀一些有關他的簡單介紹,並從亞馬遜圖書網站上購買了一些關於他的書籍,包括他的回憶錄。在對張伯倫將軍的生平事跡有了初步了解後,我的第一感受是,北方有這樣不怕死,甚至敢於去死的士兵和將軍,他們取得最後的勝利就不足為奇了。當然這是在被張伯倫將軍的英雄事跡,尤其是他在彼得斯堡戰役中受到致命傷卻奇跡般生還,仍然堅持戰鬥的英雄事跡打動後的本能反應。

隨著對美國內戰曆史的繼續研究,包括對張伯倫將軍本人回憶錄、演講和書信等的學習,我才發現上述感受的粗略和片麵。戰敗的南方將士同樣充滿了高貴的勇敢精神。沒有人敢說或者有任何理由說北方比南方,勝利者比戰敗者更勇敢,更男子漢。美國內戰沒有膽小鬼,沒有懦夫。

南方的失敗,從現實的角度考量,正如李將軍在告別演講中所闡述的那樣,南方是敗在了北方所擁有的勢不可當的、遠遠超過南方的兵源和經濟資源上,而不是敗在戰場上。當然從更高層麵上來思考,南方的失敗是命運的安排。假設南方勝利,那麼美國將會出現南北分治的局麵,整個世界的政治格局和曆史發展也將徹底改變。

越是學習張伯倫將軍,我越是佩服他,仰慕他,從心底裏熱愛他。明年,他就去世100年了。他對我而言,也是一個外國人,但這些一點都不妨礙我對他發自內心的敬佩和熱愛。

在美國獨立戰爭期間,英國稱北美殖民地的有些人為“Rebels”,也就是“造反者”,他們造了英王喬治三世的反,從英聯邦獨立出來,成立了美利堅合眾國。

但在北美殖民地,這些造反者,卻自稱為“Patriots”,也就是“愛國者”。這些愛國者之所以能夠成功,能夠讓美國獨立於世界列強之列,是因為他們具有其他造反者或者愛國者一樣的為了理想視死如歸的勇敢精神。

造反也好,革命也罷,就需要有人流血犧牲。當然張伯倫將軍身上的勇敢精神即使在美國愛國者中也是罕見的。他在內戰開始之初,已經是美國緬因州最高學府鮑登大學著名的現代語言學教授。他有自己喜歡的工作、穩定的收入、賢惠的妻子和心愛的孩子。但1861年4月12日美國內戰的爆發點燃了湧動在張伯倫教授血管深處那股男人血性和騎士情懷。張伯倫毅然投筆從戎,在三年多的軍旅生涯中,多次負傷,其中有兩次為致命傷。在1864年6月18日的彼得斯堡戰役中,一枚榴彈擊穿了他的屁股,將大腿根部的股動脈撕裂,戰地軍醫已經放棄對他的搶救。但最終張伯倫將軍卻奇跡般地活了過來。這不能不說是上帝的特別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