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之後,張伯倫將軍完全有理由榮譽退役,但他沒有。他一直堅持到內戰結束,以一種誓死的決心去捍衛一個神聖的理想,這也就是美國的立國之本,“人人生而平等”。

在1863年1月1日,林肯總統簽發《解放黑人奴隸宣言》之前,可以說,南北雙方是為了《美國1789年憲法》而戰,是為了永不可分的聯邦而戰;那麼在這之後,美國內戰的本質發生了變化,南北雙方不僅僅為了憲法和聯邦而戰,更為重要的是為了《獨立宣言》而戰,為了“人人生而平等”,這個天賦人權而戰。

正是為了實現這種高貴的理想,張伯倫將軍戰鬥到了最後。他參加內戰之初還是中校,在結束時已晉升為少將。這種提拔速度在內戰中是獨一無二的。他的功績和勇敢感動了北方總司令格蘭特將軍(UlyssesGrant)。格蘭特將軍授予了張伯倫將軍主持南方軍隊正式投降儀式這樣崇高的榮譽。

除了勇敢精神之外,張伯倫將軍感動我的另一個原因,或許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寬容精神。這也是美國內戰的特別之處。在國家法律製定者、領導者這個層麵上,勝利者不驕傲,戰敗者不被妖魔化,軍事結果不被政治化。美國內戰,禍起蕭牆,同室操戈。這種寬容精神不但沒有被慘烈的戰爭扭曲,相反從林肯總統,這樣的國家領導者,到張伯倫將軍,這樣的軍隊將領,都對戰敗的南方,無論是將士還是平民,都抱有更加濃烈的手足之情、更加真摯的兄弟之愛。

從林肯總統的第二任就職演說,到張伯倫將軍的回憶錄、演說和軍事報告,字裏行間無不透露出濃濃的寬容精神。當然這種寬容精神更體現在張伯倫將軍在南方軍正式投降儀式上發起的向這些戰敗者致以軍禮,這個寬宏大度的行為上。在當時,這個行為飽受一些北方鷹派政客的指責和為難。一些受到蠱惑的北方民眾也表現出對張伯倫將軍的誤解甚至怨恨。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美國人民無論是在國家領導人層麵還是在普通百姓中都逐漸認識到了張伯倫將軍這一高尚行為所蘊含的偉大精神和博大胸懷。這也是為什麼張伯倫將軍,這位在美國內戰中軍銜和級別都比較低的將軍,現在卻在美國受到如此愛戴和研究的原因之一。

林肯總統和張伯倫將軍,不再從狹隘的少數人的利益出發,而是從整個民族的未來考慮,甚至從整個人類的命運來看待、反思這場慘烈的內戰。

因為奴隸製,這個美國憲法最大的汙點或者說美國人民從北美殖民地的祖先身上繼承下來的罪孽,美國內戰付出了六十多萬青年的生命,這個數字遠遠超過其他所有美國參加的戰爭的陣亡將士數量的總和。這些無辜生命的鮮血洗滌了祖先的罪孽。這或許是整個美利堅民族無法逃脫的宿命,但卻也是上帝給予美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寶貴機會。

美國在以林肯總統、格蘭特將軍、張伯倫將軍為代表的寬容派的不斷努力下,抓住這次血祭的機會,最終為美國崛起於世界民族之林奠定了堅實的基石。

正是因為張伯倫將軍對美國內戰的傑出貢獻,1893年8月11日,美國國會授予了張伯倫將軍榮譽勳章,理由是“在堅守小圓頂山陣地中抗擊敵人數次凶狠進攻的戰鬥和在率部占領大圓頂山陣地並成功向敵人突擊的戰鬥中所表現出來的勇敢無畏的英雄行為,以及令人難以想象的堅忍不拔的精神”。榮譽勳章是美國國會能夠授予軍人的最高國家獎賞。美國從1776年建國以來,先後有幾百萬人穿上軍裝,但截至2013年4月底,隻有三千四百六十五人獲此殊榮。

令人遺憾的是,今天,這位受到美國人民愛戴的美國內戰著名將軍的名字、事跡和精神在中國還鮮為人知。我覺得我們有義務,也非常榮幸,能夠有機會將這個代表偉大的名字傳播到中國,這個名字就是:喬舒亞·勞倫斯·張伯倫。

劉顯聞

2013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