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開發你的潛能(2 / 3)

凡此種種記憶法,運用起來都對記憶的提高有一定作用。但是,最關鍵的一是吃苦,二是堅持,三是靈活運用。有的人怕吃苦,記不住就放棄了,堅持一段時間後就堅持不下去了,這樣的話即使再有好的方法都是不管用的。至於靈活運用,就是哪種方法有用就用哪種,目的就是增強記憶力。

世界上的一切都需要吃苦才可以得到。有播種才有收獲,不去吃苦,害怕吃苦,是不會提高記憶力的。

吸引力法則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認為,任意兩個質點通過重心線上的力量相互吸引。宇宙間的任何物體之間都是互相吸引的。萬有引力定律揭示了天體運動的規律,科學史上哈雷彗星、海王星、冥王星的發現,都是運用萬有引力定律所證明的。地球上的潮汐現象,也與月亮和太陽的引力有關。

不僅宇宙的萬物之間具有吸引力,而且人們的精神意識也是相互吸引的。每個人大概都有過類似的經曆。當你以消極的態度看待世界時,你的生活、事業等也是不順利的,充滿了不如意。當你以樂觀的態度看待世界時,你的生活、事業似乎也變得順利。持悲觀態度生活的人,似乎生活裏盡是不如意的事情。持樂觀態度生活的人,生活裏時時充滿了陽光。

事實上每個人都不是天生的倒黴,也不是天生的一帆風順,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換句話說都是自己吸引來的。

吸引力法則認為,人們的潛意識向社會和自然界散發著一種神秘的吸引力,你想什麼什麼就被你所吸引。每個人如同強大的磁場,時時向周圍散發著能量,並且吸引著相同的能量。難怪我們看到這麼一種奇特的現象,有的人比賽害怕失敗,結果就失敗了;有的人害怕出事,結果就出事了;有的人害怕災難,災難就降臨了。迷信命運的人,把這種現象解釋為命運,好像是天意,本來如此。許多年來,這種現象都無法得到正確的解釋,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自己吸引來的,是自己的潛意識和心靈負麵思考造成的。

被失敗的情緒籠罩的人,內心恐懼不安,擔驚害怕,於是,人世間所有與失敗相關的事物都會乘虛而入,進入他的心靈,吞噬他的精神,殘害他的身體,因而精神萎靡,身體羸弱,當失敗還沒有來臨的時候,他自己就被自己打垮了。我們不用相麵,就可以一眼看到生活中那些悲觀的人,他們的神態、氣質、身體,包括每一個動作、話語都是悲觀的,都夾雜著失敗的因素。沉浸在這種情緒中的人,幾乎沒有一件事是滿意的,生活中布滿了陷阱。所以,我們看到某些人的悲劇性的人生,之所以是悲劇性的,是因為他的性格是悲劇性的,他的思維是悲劇性的。抱著悲觀的態度對待社會,目之所見,心之所想,都是悲觀性的,自然結果也就是悲觀性的。

悲觀、恐懼等負麵情緒不僅於事無補,而且有百害而無一益。

當你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看待世界和從事事業的時候,內心深處的自信、積極的努力,將會吸引著世間甚至宇宙間積極的力量向你彙聚,使你充滿了力量。我們看到周圍的那些樂觀和積極進取的人,他們的工作和事業順利,渾身洋溢著成功者的氣質,身上散發著樂觀主義的光芒。他所處的環境、人際關係、上下級關係似乎都形成了一股合力,支撐著他的事業和生活。這就是吸引力的作用。

我們發現,在生活中那些順利的人似乎一順百順,而不順利的人似乎幹什麼都不順利,喝口涼水都硌牙,樹葉掉下來都能給腦袋上砸個疤,而順利的人即使偶爾遇到磨難,也能夠化險為夷,更上台階。這都說明了吸引力法則的力量。

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任何時候都要充滿自信、樂觀、向上的正力量,堅定、勇敢、執著,這樣將會把自己身上、周圍、社會等所有的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散發出巨大的能量,形成一種能量場,營造一種氛圍,調動所有的積極力量用於事業和人生的目標,這樣將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打敗你。你渴望實現目標和理想,一方麵積極地努力奮鬥,銳意進取,一方麵要相信這一切肯定能夠實現,想象實現這些之後的人生境界。

你想什麼就吸引什麼。這似乎有些不合情理,誰願意失敗?誰願意看到不好的結果?是的,沒有一個人願意失敗,願意品嚐人生的苦果,但是,那些最終失敗的人,每天想的卻是“我不行”、“如果失敗了怎麼辦”“困難太大難以實現”等,這些念頭和意識控製著他們的思維和心靈,進而控製著他們的行動,於是,他們就在這種負力量場中恐懼、退縮、低頭,結果就失敗了。雖然,不願意失敗,但是,心裏充滿的全是失敗的信息,與外界的失敗信息相互作用,相互感應,相互反應,就失敗了。顯然,想法形成意識,意識導致了結果,即想法——意識——結果。這是一種因果關係。

你就是你心裏所描繪的你,就是你所希望的你。有的人害怕當眾講話,害怕詞不達意,害怕別人嘲諷,抱著這樣的想法上台講演,就看到了心裏所想的那一幕——當眾講話時哆哆嗦嗦,顛三倒四,上氣不接下氣,下邊噓聲一片,別人嘲諷挖苦。這樣的結果,和他心裏想的一模一樣,沒有絲毫差別。吸引力法則要求排除心理上一切負麵的因素、念頭、意識,任何時候都要抱著積極樂觀的意識對待人生和事業,即使在最悲觀的時候,也不要悲觀,也要看到勝利的旗幟在飄揚,以成功者的心態麵對人生。

事實上,吸引力法則實際上很簡單,就是始終具有這樣的意識:積極、樂觀、向上。你關注什麼就吸引什麼。你關注成功,你就會成功;你關注理想,就會實現理想;你關注目標,就會實現目標。

共鳴原理

聲學上的共鳴原理告訴我們,發聲器件的頻率如果與外來聲音的頻率相同時,則由於共振的作用而發聲。比如兩個頻率相同的鍾,如果用力敲打其中一個鍾,另外一個也會自動發出嗡嗡的聲音。發生共鳴後,聲音就自然增強了。

同理,人也是如此。人們常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相同誌向和追求的人,往往從內心產生共鳴,相互吸引,相互支持,從而凝聚成一股力量。我們的理想追求、所思所想,發自於內心,輻射出一種意識波,發射到社會中,產生一種“振動”,形成一種音頻,與誌趣相投的人會產生共鳴現象。古人早有這方麵的朦朧的體會,有道是門內有君子,門外君子至。如果自己是有理想有事業的君子的話,與你有相同理想的人就會慕名而至,如期而至,甚至你都想象不到的人,也會來到你的家裏。為什麼有句成語說白頭如新,傾蓋如故?就是說與你沒有共鳴的人即使一直相處也如新朋友一樣陌生,而與你有共鳴的人,即使剛剛認識也像交往多年的故人一樣親切。又道是有緣千裏來相會。為什麼沒有緣分的男女,即使成天在一起,一方百般追求,甜言美語,家財萬千,難以被丘比特之箭射中,而有緣分的男女即使相隔千裏,一見鍾情,曆經磨難,也會走到一起,無怨無悔呢?這就是共鳴原理的作用。從他們本身而言,由氣質、性格、誌趣,甚至氣味產生了共鳴,哪怕互不相識,也會水流歸海般走到一起,這就是共鳴原理的神奇作用。

人們的潛意識、心靈每時每刻都在活動,都在發出一種高頻率的波,在芸芸眾生中振動,與誌趣相投者發生共鳴。這種波在大自然中運行,調動了與之相關的物體,啟開了創造大門,鑄造了成功的台階。這種波甚至還在宇宙中運行,冥冥中牽動了宇宙中神秘的力量,那種意識的力量或者更加無以言說的力量,輔助人,幫助人,取得成功。正像人們所說的有如神助。愚公移山,挖山不止,子子孫孫沒有窮已,感動了天帝,於是,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背走了那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東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我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是一種波,會產生共鳴現象,趨於自己所努力的方向。

這就可以解釋一種現象,為什麼在同樣艱難的環境下,有的人事業取得了進展,而有的人卻自甘墮落,那是因為,取得成功的人,自覺地抵製了不良的頻率,不與它產生共鳴,自然就奈何不了他。就如在嘈雜不堪的集市上,熙熙攘攘,人聲鼎沸,有的人仍然能夠聚精會神地看書,因為他的頻率沒有和集市上的噪音共鳴,噪音就不會影響他。而有的人即使在安靜的家裏邊看書,也不專心,窗外稍有一點響動,就內心不安,煩躁不已,這是因為他與噪音發生了振動,產生了共鳴,被噪音所俘虜。

科學發展告訴我們,自然界有許多神奇的力量,人們還遠遠沒有認識。當人們沒有發現X光時,X光就已經存在著;當人們沒有發現電磁波的時候,電磁波也存在著。有許多聲音,人們聽不到,人們的耳朵隻能聽到20~20000赫茲的聲波,低於或超過這種範圍的聲波則聽不見,隻有借助精密儀器才能捕捉到。它們的存在並不會因為我們的發現與否有絲毫的改變。其實,在我們的周圍,充滿著各種各樣的波,如宇宙射線、聲波、光波、電磁波等。美國學者威廉·沃克說:“所有研究心理效應的學者都發現了電能、磁能和心理能量的表現形式的相似性,它們是如此的相似,以至於我們能夠大膽地將在有關電能和磁能的科學實驗中所證明的事實繼續用於解釋心理現象領域裏那些極為相似的現象。”事實說明,大腦活動會產生腦電波,從思考者的大腦以振動的方式發射出來,進而釋放和傳播能量,與和他有共同想法的人產生了精神上的共鳴,從而發生特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