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裏的童趣
“……雨停之後,
桶裏果然奇跡似的溢滿了凝固的雨絲。
那一根根雨絲,
短短的、肥肥的、晶瑩的、飽滿的,
用手輕輕一按,
便有雨水流出來……”
孩子聽得雙眼晶晶發亮,聽罷,
歡天喜地夾起了一根根凝固的雨絲,
吃得滿臉盡是溫柔。
傍晚六時許,電視播出了《大力水手》的卡通片。水手卜派遇上強敵,隻見他不慌不忙地將易拉罐裏的菠菜悉數倒進嘴裏,三兩下吞咽下肚,兩條胳膊,霎時漲大了好幾倍,生出了驚人的力量;強敵當前,他輕輕鬆鬆地揮動著堅硬如鐵的胳膊,來一個、打一個,敵人應聲倒地,萎靡如泥。
我抓緊良機,對著那三個視蔬菜為宿仇的孩子進行家庭教育:
“瞧,這就是大力水手喜歡吃的菠菜了,吃了以後,力大無窮呢!”
桌上那盤菠菜,炒得過熟,綠幽幽、軟綿綿,萎蔫萎蔫的,無精打采。
隨機應變的老大,立刻說道:“媽媽,我力氣夠大了,你每次要搬東西,不都是叫我幫忙的嗎?”性子溫順的老二,別別扭扭地說:“我不要做大力水手,他的老婆很醜!”聰慧狡黠的女兒嬌聲嬌氣地說:“我不要大力水手那樣粗的手臂!”
喲,個個言之有理,反駁不得。
那一年,他們的年齡分別是十歲、五歲、三歲,全都把蔬菜當洪水猛獸。對此,坦白說,我是得負點責任的,因為我對蔬菜不夠尊重,總是因陋就簡地用油和鹽隨意炒熟,或者,把蔬菜一股腦兒倒進熱水裏,硬生生地燙熟,然後,逼孩子吃,把他們的臉吃成了苦瓜。
母親看到我為了吃菜問題和孩子進行“拉鋸戰”,以致劍拔弩張、大動肝火,忍不住對我說道:
“孩子是要哄的呀,哪能硬逼呢?”
醍醐灌頂。
我於是改變方針,以“大力水手”作為第一個誘餌,沒想到出師不利,讓孩子倒戈相向。
麵壁思過,積極改良烹飪技巧,也搜盡枯腸編撰故事。老大已經九歲了,要哄騙已太遲,老二和老三倒還大有可為之處。
這天,我口沫橫飛地對著“蘆筍炒蝦”胡說八道:
“蝦,是海龍王最寵愛的女兒。它生性頑皮,有一回,偷偷地從海底皇宮裏溜了出來,跑去陸地上玩,樂不思蜀。到了傍晚想回家時,卻在田野間迷路了,不幸的是,它遇上了一隻饑餓的大田鼠。美食當前,田鼠當然猛追不休,驚慌失措的蝦,失魂落魄地跑,眼看就要被可怕的田鼠追上了,田野間的勇敢武士蘆筍,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跳了出來,化成一支支綠色的矛,猛猛刺向田鼠,田鼠負傷,落荒而逃,嫩蝦虎口餘生,哭倒在蘆筍的懷抱裏。蘆筍頻頻說道:別怕,別怕,有我們呢!接著,蘆筍把自己編成了一頂綠色的轎子,讓嫩蝦舒舒服服地坐在上麵,安安全全地把它護送回家了!”
孩子都有很強的“英雄情意結”,那晚,盤子裏的蘆筍,當然被吃得一幹二淨啦!然而,毫不諱言,這盤蘆筍,味道也的確炒得很棒耶!
關於“炒芽菜”那道菜肴,我在杜撰故事時,刻意把社會意識灌輸進去:
“有個村莊,發生旱災。許多村民受不了陽光的肆虐,紛紛中暑。村裏有位善心的姑娘,名字喚作阿蝶。她天天從自家的井裏打水上來,煮大鍋的涼茶,挨家挨戶地送,可是,漸漸地,她井裏的水位也越降越低了。她焦灼、她憂心,天天跪求天降甘霖。終於,善心感動了天神,有一個晚上,天神托夢給她,囑她在次日用木桶承接雨絲,再把凝固的雨絲拿去炒給村民吃。阿蝶夢醒,啞然失笑,嘿嘿嘿,世上怎麼會有凝固的雨絲呢?萬萬沒有料到,幹旱已達數月的這個村莊,當天下午,居然刮起狂風,不久,大雨傾盆而下。阿蝶想起夢中的一切,趕緊取出大大小小的木桶,拿去盛雨。雨停之後,桶裏果然奇跡似的溢滿了凝固的雨絲。那一根根雨絲,短短的、肥肥的、晶瑩的、飽滿的,用手輕輕一按,便有雨水流出來。阿蝶用油把它炒了,送去給村民吃,村民吃了,一個個全都從病榻上坐了起來,精神抖擻,健步如飛!”
孩子聽得雙眼晶晶亮,聽罷,歡天喜地地夾起了一根根凝固的雨絲,吃得滿臉盡是溫柔。新加坡的雨絲瘦,怡保的雨絲肥,自此之後,返回怡保度假時,孩子總央求婆婆炒雨絲給他們吃。
婆母炒芽菜有個小秘訣,她總先用熱水把芽菜燙一燙,才放進油鍋裏,猛火快手翻炒,炒出來的芽菜,又爽又脆,好吃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