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享樂主義
這是一種把避免痛苦和獲得肉體的、物質上的快樂當做人生惟一需求的人生價值觀。這種人生價值觀認為人生在世,沒有別的,就是吃喝玩樂,人與世界交往,就是為了享受世界,把享樂視為人生的惟一目的。有的人有了金錢就不知怎麼好,胡花亂花,追求感官刺激,生活奢靡,狂飲豪賭,吸毒嫖娼,荒淫無恥。少數暴富起來的“大款”、“大亨”、“大腕”中的一些人,比富鬥闊,講排場。有的人以一擲萬金的“氣魄”來顯示他的人生輝煌,以擁有豪華的轎車、別墅和高檔的名牌衣著、用具作為地位高貴的象征,以進出高級賓館、飯店,進出高價的歌舞廳、夜總會和其他形式高消費作為生活瀟灑氣派的代表。報刊上揭露,某地兩個“大款”鬥富,竟然比賽燒人民幣玩,每人燒掉兩千多元而不吝惜;在長春,一家卡拉OK廳,一個“大款”宣布:包下當晚所有的“點歌費”,另一位“富翁”馬上聲明,買下全市當天所有的鮮花。一位北京的“大款”用兩萬元一桌的宴席招待廣東“大款”竟遭到奚落,隨後廣東“大款”用16萬元一桌回請,而北京“大款”竟“啪”的一聲打開密碼箱,甩出35萬元吩咐道:“今天這桌就照這個數!”……這些人比吃比穿比玩,追求的是肉體感官的“快感”。應該指出,這中間不少人的錢來路不明。他們為了追求個人的享樂,不惜貪汙盜竊,挪用公款。一些人特別是一些領導幹部花天酒地,醉生夢死,更是廣大群眾看在眼裏,恨在心裏,罵在嘴裏的。他們是社會的蛀蟲。20世紀80年代我國有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歌中唱到:“何不遊戲人間,管它虛度多少歲月;何不遊戲人間,看盡恩恩怨怨;何不遊戲人間,管它風風波波多少年;何不遊戲人間,不如展開笑顏不成眠”。這種遊戲人間的態度也是享樂主義的一種表現,而這種享樂主義實際上是拜金主義的延伸。拜金主義的結果是享樂主義,享樂主義的前提是拜金主義。人目的的工具。他們投機鑽營,濫用職權,以權謀私,爭權奪利。在他們看來,在發展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不利用權利去謀取個人私利、撈取個人好處,是“傻瓜”。有些人搞官僚主義,為了個人的私欲而對廣大群眾的溫暖甚至死活不聞不問。他們心目中隻有權力,而沒有責任,更不明白我們各級領導者的權力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哪一位上級領導者賜予的,而是人民群眾所賦予的。領導者有權力是必要的,但是人民群眾賦予領導者權力的真正目的是要他們更好地盡到責任。馬克思主義是強調服務的,領導就是服務,領導者隻有在為人民服務的情況下行使權力才是合法合理的,而為私人的利益行使權力是濫用職權的表現。現實生活中的濫用職權的目的也在於追求金錢和享樂。在一定意義上,“權力至上”主義是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派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