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亭亭物表:高高聳立在萬物之外。亭,聳立貌;表,外。皎皎霞外:十分皎潔,似在雲霞之上。
[9]芥千金而不眄:把千金看得如同芥粒一般根本不動心。芥,喻其小,用為動詞;眄(miǎn),看。
[10]屣萬乘其如脫:把丟棄天子之位看得如同脫掉一雙破爛的草鞋。屣(xǐ),草鞋,此處用為動詞;萬乘,擁有一萬輛兵車,這本是天子的尊榮,此代天子之位。
[11]聞鳳吹於洛浦:聽到太子晉在洛水之濱吹出了鳳鳴之曲。《列仙傳》載,周宣王太子晉好吹笙作鳳鳴,常遊於伊、洛之間,後化仙而去。浦(pǔ),水邊。
[12]值薪歌於延瀨:正好在延水邊遇上了唱著采薪之歌的蘇門先生。薪歌,砍柴時唱的歌;瀨,水流沙上為瀨。《文選》李善注:蘇門先生遊於延瀨,見一人采薪,問他是否終於此業?對曰:聖人無懷,以道德為心,何怪乎而哀也!遂為歌二章而去。
[13]蒼黃翻覆:忽而這樣,忽而那樣。變化不安。蒼黃,青色與黃色。
[14]淚翟子:墨翟流下眼淚。《淮南子·說林訓》載,墨子(墨翟)見練絲而哭笑,為其可以黑,可以黃。
[15]慟朱公:使楊朱哀慟。《淮南子·說林訓》載,楊朱見歧路而哭,為其可以南,可以北。
[16]乍回跡以心染:暫時回到山中,但心猶染於世俗。乍,暫;以,而。
[17]先貞後黷:先表現得貞潔,後又有汙濁之行。貞,正;黷,垢,汙。
[18]尚生:東漢隱士尚子平。《後漢書·逸民傳》:尚子平隱居不仕,性尚中和,好通老、易。
[19]仲氏:東漢仲長統。他性情耿直,不矜小節,時人或謂為狂生。官府召聘,往往稱病不至。
[20]周子:指假隱士周眤。
[21]雋俗之士:流俗中卓異不凡的士子。
[22]學遁東魯:向魯國的顏闔學習,為拒絕魯君的錢財,設計逃跑。《莊子·讓王》:魯君聞顏眥得道之人,使人以幣先焉。使者致幣,顏令其反審之,因而逃脫。
[23]習隱南郭:像南郭子綦那樣仰天隱幾,似喪其耦。《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綦隱幾而坐,仰天嗒然,似喪其耦。
[24]偶吹草堂:像雜在眾多吹竽者中蒙混的人,到隱居的殿堂上冒充隱者。《韓非子·內儲說》: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吹竽,宣王說之……宣王死,眧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25]濫巾北嶽:胡亂戴了頂隱士的頭巾,到北山(鍾山)來廝混。
[26]假容於江皋:到長江岸邊的鍾山裝模作樣。假容,假裝的容貌;江皋,江岸,指長江邊的鍾山。
[27]纓情於好爵:係情於很高的爵祿。
[28]排巢父,拉許由:排斥堯時隱士巢父,折辱隱者許由。《高士傳》曰:堯讓天下於許由,不受而逃,又召為九州長,不願聞之,洗耳於潁川,巢父問明緣由。牽犢飲於上流,害怕汙犢之口。
[29]風情張日:風度情調之高大遮天蔽日。
[30]霜氣橫秋:嚴冷之氣可覆蓋秋霜。橫,蓋。
[31]幽人長往:隱逸之人永不見麵了。
[32]怨王孫不遊:埋怨隱居山中的人不與之交接。王孫,貴族子弟;遊,交遊,交接。《楚辭·招隱士》: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33]談空空於釋部:談講空無理論比佛經還要空。空,佛家言講的境界;釋部,指佛經,以釋迦牟尼代佛家。
[34]核玄玄於道流:研核道家的玄理比道士還要玄虛。《老子》: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流,道家之流。
[35]務光:夏商之際的隱士,商湯伐桀,克之,以天下讓光,光遂負石沉於蓼水,已而自匿。
[36]涓子:春秋時齊國的隱士。儔: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