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父親決定帶他去探訪一位遊泳名將。得知消息,老師立即獻上一計。父親找了條偏僻的小路,因為很難走,他被遠遠地甩在了後麵。他大聲請求父親等他。但父親沒有理睬,隻顧自己朝前走。在這裏,荊棘叢生,雜亂無章,總是想著躲避它們而減少刺痛,但越是躲避,就越容易被旁邊沒有注意的雜刺刺到。等他傷痕累累地趕到山頂時,父親正和遊泳名將談著家常。他本想埋怨父親,但看到父親腿上的傷痕時,他立刻啞然無語。“知道我為什麼不等你嗎?”父親微笑著說,“因為在這條荊棘叢生的道路上,我隻有一個想法,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登上山頂,那樣我的挫折和傷痕,才能減到最低。”
父親的這番話,讓他頓有所悟。談到未來的理想時,他立刻豪情壯誌地對父親說:“你看著吧,在我25歲以前,我一定能改寫中國的遊泳曆史。”他並沒有忘記自己的誓言,回到北京市海澱業餘體校後,他加緊訓練著,成了到達最早、離開最晚的學生。
老師欣喜地看到了這些變化,任命他為學生中的“小頭目”,負責督促其他學員的訓練。
不知不覺中,以前的頑童長大懂事了,他不再調皮搗蛋,不再惹是生非。回到家後,他還極力撮合著冷戰中的父母,堅持每天早上給家人買油條、豆漿……
13歲,成績卓越的他正式入選北京隊,他成了真正的職業運動員。因為有了專門而係統的訓練,他的身高與遊泳技術直線上升。
2003年,第10屆世界遊泳錦標賽上,他成了中國唯一闖進決賽的男選手。盡管他隻獲得了800米自由泳的第八名,盡管他沒有取得金銀銅牌中的任何一枚,但是他的潛力引起了世人的矚目。澳大利亞名將哈克特讚譽說:“從此,中國將誕生一位傳奇人物。”
2004年全國遊泳冠軍賽,他一人摘得四枚金牌。他沒有停止追趕的腳步。父親也過來加油:“你還記得七歲的誓言麼?你現在就好比爬山隻到達了半山腰,你不能驕傲。如果你想驕傲,那麼我願意做你腳下的荊棘。”
為了進一步提高遊泳技能,他曾兩次拜訪哈克特的教練丹尼斯,虛心受教。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他獲得了400米自由泳亞軍,實現了中國男子遊泳運動員在奧運會比賽獎牌零的突破。
是的,他就是中國泳壇的熱門人物,中國名將張琳。在2009年羅馬世錦賽上,他成為繼大腳魚雷索普、“中長距離之王”哈克特後第三位創造800米自由泳傳奇的巨人。
他的至理名言就是:“當你選擇之後,你就必須明白,你所有的幸福都得靠自己打拚,你必須往前走,但你永遠不知道到達山頂會是腳下的哪一步,所以你隻有一步一步,不彷徨,不猶豫,因為你的腳下是遍地荊棘!”
活出風格
文/高興宇
某大學裏,教授和學生們在座談。
教授說:“卡拉OK是1971年發明的。如果你們當中的一位是發明者,你們會怎麼辦?”
學生甲說:“我會立即申請專利,保證自己的知識產權。”
學生乙說:“我會以技術入股,做娛樂界的比爾·蓋茨。”
學生丙說:“我會把整項技術一次性作價轉讓,因為我還想讀博,還想留美。”
教授說:“你們的想法都不錯,歸結成一條,就是通過各種途徑把發明轉化成鈔票,這是對自己創意勞動的肯定。但你們當中,有誰能夠把這項發明無償奉獻給社會呢?”
全場靜悄悄的,無人應答。
教授說:“你們很樸實,很真誠,很實在,沒有嘩眾取寵,沒有假意表演,我很高興。受當前社會一股功利思想的影響,想言奉獻也難了。其實,我剛才的問題僅僅是假設,如果你們真的是發明者,你們還會強化你們的贏利思想。”
學生們還是不言不語。這個時候,他們同時生出一個疑問,就是真實的發明者是怎樣對待這事的呢。
教授也看出了學生們的心理變化。他說:“你們或許知道,卡拉OK的真實發明者是日本人井上大佑,當時他是神戶一個樂隊的鼓手。他沒有聽從一些好意者的勸說,去申請專利,或者技術入股,或者有償轉讓,而是默默地將這項技術奉獻給了社會。如果他當年為此申請專利,如今至少收入1.5億美元。”
“啊!”寂靜很久的學生們立即驚叫起來。
教授接著說:“上世紀80年代,卡拉OK已成為通行全亞洲的一個流行詞彙,但是井上大佑卻沒有像他的機器那樣成為名人。直到數年前,井上大佑才名震四方。卡拉OK登陸美歐國家後,《時代》雜誌將井上大佑評為20世紀亞洲最有影響力的人之一,稱他改變了亞洲的夜晚;哈佛大學授予他‘另類諾貝爾獎’的和平獎,因為他向人們提供了寬容相處的新工具;他的故事被搬上銀幕,電影名字就叫《卡拉OK》。對這些榮譽,井上說:‘沒人比我更感到吃驚了。’這就是真實的井上大佑。他的發明改變了全世界無數人的娛樂生活,但他卻從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學生們聽得很認真,教授繼續說:“2006年5月25日,英國《獨立報》刊登了對這位卡拉OK之父的專訪。在訪談中,已經65歲的井上大佑笑著說:‘我不是個發明家,我隻是把一些已經存在的東西組合在一起。當時,我偶然萌發了事先把伴奏音樂錄製下來的想法。一個汽車音響、一個硬幣盒子、一個小安培表,就組成了世界上第一台卡拉OK機。’井上大佑補充說,‘我們會為這些簡單的東西去申請專利嗎?’”
這個時候,學生們不由自主地議論起來。有的說井上大佑異常的愚;有的說要是我早就跑到角落裏大哭一場了;當然,也有的說井上大佑境界非常的高。
教授說:“你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管是申請專利也好,還是不以為然也好,都是一種不違反法律、不違背道德的行為,我們不能說哪種方式是對的,哪種方式是錯的。當然,不管是哪種方式,都是一個人的內在個性驅使,我們隻能來評價個性。在法律允許的前提下,靠自己的發明賺取最大的利益,不為過,有時候還要提倡,作為其源頭的個性,如果來評價,我們可以稱其為濃鬱的個性。對自己的巨大貢獻,整個社會都看到了,而唯獨自己不當回事,這也是一種個性在驅動,如果來評價這種個性,我們不妨稱其為明媚的個性,也就是他的心底無私,透徹見底,同時又那麼燦爛、奪目。”
每個人都有個性,有的個性強些,有的個性弱些,放眼望去,有的濃鬱多姿,有的陽光明媚,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各種各樣的視覺感受。個性,雖是用心來發現的,但也可以用“看”來描繪。
教授說:“猶如辣椒就要辣、蜂蜜就要甜一樣,鮮明美好的個性,的確是個美談。就像一朵花兒、一幅畫兒,雖然形式內容不一樣,但都給人們以美好的享受。我們不去盲目崇敬濃鬱的個性,也不去刻意批評濃鬱的個性;我們不去虛心讚美明媚的個性,也不去隨意詆毀明媚的個性。我隻是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去接受那些純正的個性、良好的個性、無害的個性。不同優秀的個性各有特點,我們不能武斷認為哪個更好,哪個更差。其實,滋潤別人就是滋潤自己;成全別人就是成全自己。井上大佑放棄了1.5億美元,但他也得到了世界上許多的榮耀。‘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播下一種優秀性格,就是播下一生的幸福命運。對一個人來說,卓越的個性要保持和發揚,就像‘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應該得到大力提倡一樣,人們要有意培養光明磊落的富有特色的個性,活出自己的風格和品位,讓它陪伴人們的人生之路——自始至終,人們會因此而受益無窮。”
世上隻有一條路
文/古堡祥
新西蘭首都惠靈頓有一個潑皮叫埃德蒙,他希望自己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人,因此,他為自己設計了許多條道路,他曾經做過設計師,但後來覺得對這個行業不感興趣便予以放棄,後來,他又希望成為一名音樂家,因為他從小接觸過古典音樂的熏陶,但當他彈了一段時間鋼琴後,覺得自己的音樂細胞始終無法流露出來,於是,他又嚐試著接觸其他行業。
直至過了很長時間,他接連一敗塗地後,麵臨著生活的窘境,他當上了流氓,搶奪別人的東西,然後被人追遍天涯。
有一次,他在某座山區裏作案,他搶奪了一個婦女的錢包,打開後發現了裏麵的錢幣竟然是天文數字,他喜出望外地逃跑,後麵是那個婦女領來的追兵,他在無路可退的情況下滑下了懸崖。
但幸運的是,他竟然被半山腰的一棵矮鬆攔截下來,身體隻受了輕傷。他醒來後,感到十分沮喪,想掙紮著爬上山頂,石壁光滑,他幾次都沒有成功。
他忍饑挨餓了三天,吃樹葉,喝石縫裏的山泉,更甚者捕捉飛過的小蟲子充饑,在第四天時,他終於沿著石縫間的藤條爬上了山頂,這至少花費了他一天的時間。
埃德蒙休整了好長時間,他告訴自己這是上帝給自己充當潑皮的報應,自己應當有一份自己喜愛的職業。由於有死裏逃生的經曆,他幾乎是在瞬間,愛上了登山這個職業。
他首先挑戰了新西蘭附近的幾座不知名的小山,接下來,他去了歐洲,成功登上了阿爾卑斯山脈。從1950年起,他產生了登頂珠穆朗瑪峰的念頭,他為此做了好長時間的準備工作,第一次由於強烈的高山反應,失敗了,第二次是1954年,他成功地登頂珠峰,成為世上第一個登上珠峰的人。
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高興地說道:我不再是一個人見人恨的小潑皮,我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對於我來說,世上隻有一條路。
也許對於每個人來說,世上最適合自己的,隻有一條路。
轎夫的快樂
文/魯先聖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國思想家羅素,在1924年來到中國的四川。那個時候的中國,軍閥割據,戰亂頻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羅素剛寫完他的巨著《幸福論》,他希望以自己的思想教化、引導中國人擺脫苦難。當時正值夏天,四川的天氣非常悶熱。羅素和陪同他的幾個人坐著那種兩人抬的滑竿上峨眉山,山路非常陡峭險峻,幾位轎夫累得大汗淋漓。此情此景,使作為一個思想家和文學家的羅素沒有了心情觀賞峨眉山的景觀,而是思考起幾位轎夫的心情來。他想,轎夫們一定痛恨他們幾位坐轎的人,這樣熱的天氣,還要他們抬著上山。甚至他們或許正在思考,為什麼自己是抬轎的人而不是坐轎的人?
羅素思考著的時候,到了山腰的一個小平台,陪同的人讓轎夫停下來休息。羅素下了滑竿,認真地觀察轎夫的表情。他看到轎夫們坐成行,拿出煙鬥,又說又笑,講著很開心的事情,絲毫沒有怪怨天氣和坐轎人的意思,也絲毫沒有對自己的命運感到悲苦的意思。他們還饒有趣味地給羅素講自己家鄉的笑話,很好奇地問羅素一些外國的事情。他們在交談中不時發出笑聲。
羅素在他的《中國人的性格》一文中講到了這個故事。而且,他因此得出了一個著名的人生觀點:用自以為是的眼光看待別人的幸福是錯誤的。
莎士比亞在談到人生的處境時曾經有過一個很經典的比喻。他說:我們的身心就是一個園圃,而我們的主觀意誌就是園圃的園丁。不論我們是種植奇花異草還是單獨栽培一種樹木,還是任其荒疏,那權利都在我們自己手裏。也就是說,你假如願意自己是快樂幸福的,你自己就可以做到,權利都在你自己的手裏——一切都在我們個人的主觀意誌之中。我們可以讓自己的生活充滿喜悅,我們也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豐富多彩。也就是說,不論我們處於什麼境地,我們都可以把它當作自己的福地。成功的時候,盡情地享受成功;逆境的時候,為未來的希望快樂。
坐滑竿的人未必是幸福的,抬滑竿的人未必不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