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紅樓(代序)(2 / 2)

認真地一字一句地讀《紅樓夢》,就是那時候的事了。

我從來不曾把一本書,讀得如此投入,以至書中每一句人物對話,在哪一回說的,都能記得下來。那是解放後,人民文學出版社(標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第一版《紅樓夢》,我至今收藏著,不時翻閱的。

這部《紅樓夢》定價四萬元(相當於四元),據說是早在五三年就受到批判的俞平伯先生和他助手校訂注釋的,分上中下三冊。在我被枇判的日子裏,從頭看到尾,又從尾看到頭,翻來覆去,也不曉得看了多少遍?

當時還不像隨後更趨極端的文化革命時期,禁絕了一切的封資修的書,別的書我也看的。但所以如此熱衷《紅樓夢》,因為沒有哪一本書,能使我在讀的時候,哪怕讓我暫時忘掉一下身邊的煩惱。如果把書比擬成一個空間,你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就等於進入了作家筆下的天地。那麼這些書所能留下的餘地,還是比較局促,以致我讀進去了,但外界聲嚴色厲的聲音和敵我分明的麵孔,仍使我不能忘懷。隻有《紅樓夢》,不但那空間像浩瀚的星空,無有止境,而且無獨有偶地,是曹雪芹和莎士比亞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兩位文學巨人,從身世到文字都給後人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這些謎,更像宇宙黑洞,把讀者緊緊攫住。

這時候,就好像跌進了《紅樓夢》裏去,什麼什麼都不在話下了。

我是讚成不必抱著太高遠的目的,去讀這部不朽之作的。當然,從政治經濟學的角度讀,從封建社會由盛而衰的教科書角度讀,從追求人性、愛情和自由的角度讀,從護官符、四大家族、貴族與奴隸的階級鬥爭角度讀,從“紅學”諸家考證的角度讀,也不是不可以。若從文學創作的角度讀,我倒偏向晉代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的閱讀方式。像《紅樓夢》這樣的不朽之作,隻有不斷地讀,經常地讀,才能自然而然地熟悉它,了解它,然後,再讀,而且多讀,積累到一定程度,可能有更深入的體味,也許對於自己的寫作有所助益。

中國有句俗話,叫做:“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謅”,這是很有道理的。有誌文學的年輕朋友,不妨這樣試試。

不管如何,《紅樓夢》這部不朽之作,是值得每個人認真一讀的。這部書的偉大之處,便是你投入多少功夫,也必將獲得多少教益,不會落空的。

尤其,一個人在人生路程上,碰到了碧落黃泉巨大反差的時刻,這部“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的書,會給你許多感悟,許多豁然開朗的啟發的。

§§上篇 紅樓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