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政的悲劇,就是在於他有點學問,可不大,有點本事,但有限。然而,他自視甚高,別人也把他抬得很高,於是下不來了。這類上不去下不來的端著架子的半吊子,在現實生活裏,不也比比皆是麼?
賈存周本想憑個人努力,正經從科甲考個出身,好像未能如願,誰知是考砸了呢?還是壓根就沒敢去考,結果靠老子死後奏上一本,蒙皇上的恩典,補了一個工部的額外主事,清代六部是中央政府的行政部門,工部主管建築、水利等業務。下設司一級職能部門,分管各項業務,司的主管叫郎中,副手叫員外郎。他從一個相當於處級幹部的主事,升到副局級的員外郎,而且不久又升為郎中,接著放了一任學差。可謂聖眷日隆,但書中隻字未提他官做得如何。因此,賈政這麼快的撈到一個實缺,到江西任糧道,主管漕糧這個肥差,完全是上賴祖蔭,下靠他女兒是皇妃娘娘的裙帶關係。
皇上賞他這個官的理由,曹雪芹寫得頗有點春秋筆法,並不因為他的才幹卓越,政績超群,而是念他“勤儉謹慎”罷了。這四個字的鑒定,用之常人和司馬光所說的“愚人”,還箅是勉勵之語,但對一個貌似才德全盡的聖人來講,多少有點貶意了。在榮國府,從上到下,是把賈政當作真的“聖人”看的。要不然,“代理家長”這個頭銜,不會落到他身上。本來,襲了祖宗的官的是他哥,又兼長房長子,理應這位賈赦為一把手才對。可出頭露麵是賈政,當家主事也是賈政(雖然實權在王夫人和鳳姐手裏),這多少有點怪,也許賈府成材的男人實在太少,這個賈赦胡子一把,還要打太太身邊丫環的主意,可見是多麼的不能倚重。至少,賈政能做出一番道德文章的正經樣子,所以,他就代理這個家長職務了。不過,他代理得也並不怎麼樣,赫赫揚揚的賈府,最終還不是在他手中一敗塗地。子曰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治國,國治而後天下平,可他,老婆管不了,兒子管不了,成天躲在書房裏下棋,家都管不好的人,給他一個單位,給他一個部門,又能有多大作為?
但這種人從不承認自己不行,總是錯誤估計自己,認為既然把我擺在那個位置上,我也就必然成了內行、專家。於是半點也不害臊地指手劃腳,說三道四,還要別人敬禮如儀,洗耳恭聽。再加上一幫抬轎子吹喇叭的,馬屁拍得山響,更不清楚自己是吃幾碗幹飯的,恐怕是空心大老的最大特色。
賈政就是一例,他老人家在科舉功名方麵,肯定未曾得手過。雖然這部《紅樓夢》頗為長者諱(王昆侖先生指出:曹雪芹寫賈政,是以兒子寫老子的心情下筆的,此係的論),沒講他屢試不中,但登上仕途卻是走了內線,並非正道。一般說,敗軍之將,焉敢言勇?他也不是三科及第,一舉成名的主,可訓起他兒子來,連塾師賈代儒也不在話下。“你去請學裏太爺的安,就說我說了,什麼《詩經》古文,一概不用虛應故事,隻是先把《四書》一氣講明背熟,是最要緊的。”聽這口氣,好像早年科舉發達過的,其實謬矣。不過,這等人就有這等臉皮不紅的勇氣,哪怕“銀樣蠟槍頭”,也敢硬裝大瓣蒜,大言不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