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五識頌(1 / 3)

後續我們來學習本文,就是前五識頌。

【性境現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別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貪瞋癡。】

這是第一首偈子。《八識規矩頌》雖然隻有十二首偈頌,但是可以含攝唯識宗的深奧的教理。十二首頌文又可以分為四章,就是前五識頌,第六意識頌、第七末那識頌、第八阿賴耶識頌,每一章有三個頌,前麵的八句是講凡夫位,後麵的四句是頌聖賢位。

前五識凡夫位八句之中,前四句可以分為五個主題:也就是緣境、識量、性別、界地、相應的心所法;後麵的四句可以分為依緣和業用,兩個主題。聖賢位的四句頌文之中,包括了智力、轉依、果德,三個主題。我們先學第一首頌的第一句。

“性境現量通三性”,你看隻有七個字,但是它包含了緣境、識量、性別三個主題。前五識在三境之中,隻能夠緣性境;在三量之中,隻是屬於現量;如果講三性的話,那麼它是善性、惡性、無記性,三性俱通。我們先說緣境。

所緣的境是性境,性境就是“實境”,我們的心識要生起來,它要因緣具足,境就是四緣之中的所緣緣,所緣的對象。因為前五識隻是感覺作用,也就是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種感官的作用,所以它隻能夠緣色法,不能緣心法。

色法是第八識阿賴耶識之中,所含藏的色法種子所生的,所以是性境。好像鏡子照物體一樣,這是有一個實在的物,叫做性境。這裏麵就牽涉到三境: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三境:性境、獨影境、帶質境

境:是感官與心識所認識的對象。也就是六識所緣慮了別的六塵,也就是我們所認識的客觀世界,稱之為境。但是唯識學上所講的境,這個境界,他不認為這個客觀世界,是識外而有的境;而是認為客觀世界,其實是八識變現的相分。我們一直在強調相分,唯識家以八識變現塵境,性質的不同,而將各種境就歸納為三類境,也就是性境、獨影境和帶質境。

因緣變和分別變

我們要明白三類境,首先要能夠明白“因緣變”和“分別變”。“因緣變”就是指能緣的心,任運而起,依因緣而起,它所變現的相分,是實種所生,不同於見分的種,不是與見分同一個種子生,而是色法的種子所生,不同種,這是因緣變;因緣變所變出來的相分是性境,那麼前五識、第八阿賴耶識,它們的相分都是因緣變。

分別變是隨著心識分別勢力而變現,那麼它變現的相分,是隨見分種子生起的,這種相分是帶質境,或者是獨影境。一切的有情都有八識,那麼一切的識皆為能變,那麼我們的心識變現的方式,就是這兩種——因緣變和分別變。

玄奘法師作偈闡釋三境

玄奘法師作了一首偈子,來深入地闡釋這個三境,這首偈子可能是出在法師在印度的時候,所造的《會宗論》。玄奘法師在印度造的這個三論都沒有流傳下來,《會宗論》是調和中觀宗和唯識宗的矛盾;《製惡見論》是樹立大乘是佛說,破小乘的惡見;還有一個《三身論》是讚佛德。這首偈子說:

性境不隨心,獨影唯從見,

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

四句話就把三類境都表述清楚了。我們先說“性境”:性境就是現前的實境。我們凡夫認為的真實境界了,當然它是第八識阿賴耶識裏麵所含藏的,這個色法的種子所變現出來的相分。但是因為唯識宗很平實,就從凡夫位起修,所以她會讓凡夫比較容易理解。

闡釋性境

現前的實境,我們稱之為“性境”,是色法種子所生,是以因緣變而變現的;不是隨第七識的非量認知,不是第六意識的分別心幻化假設,不是第六意識的獨頭意識、腦海裏麵所想出來的,而是色法種子所生——也不是那個已經落謝的六塵的影子,不是六塵緣影。

性境有三個條件,我們才能夠確定它是性境:

第一個是實種所生:前五識的相分、第六意識之中五俱意識的相分,應該來說是五俱意識剛剛生起的、第一刹那的率爾心,這是比較準確的說法,都是屬於性境,第八識的相分,所緣的全都是色法,都是色法種子所生,叫做實種所生。

第二個是有實體之用:色法有質礙性,有其實用,好像這個花擺在這裏,它要占一定的空間。

第三個是現量所證:包含了是現前顯現,非構思所成,不是在精神錯亂的、異常情形下所見的,這樣的是現量所證的。

根據《成唯識論掌中樞要》和《成唯識論了義燈》的闡述,性境主要有五類:

第一類是前五識的相分,也就是色、聲、香、味、觸五塵。

第二類就是第八識所變現的相分,也就是根身、器界、種子。我們的身體是怎麼來的?第八識的相分;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也是第八識的相分;含藏的萬法種子,也是它的相分。

第三類就是五俱意識,與前五識緣五塵的時候,最初的率爾心中也是性境。五俱意識剛剛跟隨前五識,剛剛接觸外境,第一個念頭,它沒有分別的,它是一種直覺,這樣也是性境;第二個念頭就不是了,第二個念頭馬上一生起來,它就開始、跟其它以前儲存的這些比較了,看到這個花是紅色,馬上就想起來,原來看到菊花是黃色,就有一個比較了。那樣的比較,後麵的這個念頭,它就不是性境。

第四類就是有漏和無漏的定心所。在禪定之中,這種定心所緣的相分。

第五類就是無分別智所緣的真如。

玄奘法師這首偈子的第一句:“性境不隨心”。對於性境我們已經明白了,它有五類,要有三個條件才叫做性境。比方說是有漏、無漏的、定心所緣的相分,這些都是性境,但是它不隨心,什麼是不隨心?具體來講有四個不隨,所以叫做“性境不隨心”。

第一個是性不隨。性不隨就是性質不隨。能緣的見分通於三性:通於善性、惡性、無記性三性;但是所緣的相分,所緣的這個境界是唯有無記性。我們這個身體,你說她是善性、惡性?都不是,她是無記性。所以這是不隨心,不隨這個心法。能緣的見分是心法,它通於三性;所緣的相分隻有無記性。

第二個是種不隨。所生起的種子不同:見分從見分的種子所生,相分從相分的種子所生。

第三個不同是界係不隨。比方說五俱意識,我們第六意識裏麵的五俱意識,緣香境、緣味境的時候,它所緣的香和味,這個兩境都是屬於欲界。為什麼?欲界眾生才需要段食,你要吃食物,每一天吃幾頓飯,叫段食;那麼你有段食,當然就要有香境和味境;那就要有鼻識和舌識,它是屬於欲界的,那是能緣的這個意識,它不單單是屬於欲界,它是通於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都通,所以是界係不同,不隨,就是範圍寬狹不同。

第四個是三科不隨。三科就是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在永明延壽禪師所著的《宗鏡錄》,第六十八卷裏麵有說到:“言不隨心者,為此根塵等相分,皆由實種生,不隨能緣見分種生故。”

五蘊不隨者,即如前五識見分是識種收,五塵相分是色蘊,是蘊科不隨。那麼也就是說,如果從五蘊來說,能緣的見分,它是屬於識蘊;所緣的相分,所緣的境界,是屬於色蘊。蘊不相同,這是蘊科不隨。

十二處不隨者,其五識見分是意處收,五塵相分五境處攝,是處科不隨。我們前五識能緣的見分,是屬於十二處裏麵的意處;它被緣的那個相分,那個境界,它是屬於境處所攝的五塵境——色、聲、香、味、觸,這個五塵境所攝的,所以說處科不隨。佛陀對於迷心法的眾生說五蘊,對於物質法就說一個色法,對於心法詳細地開演為受、想、行、識;對於迷色法的人說十二處;對於心法、色法俱迷的眾生說十八界。

十八界不隨者,其五識見分是五識界收、五塵相分五境界攝。五塵境的界所攝的,所以是十八界不隨,這是講三科不隨。

總而言之,我們通俗地講,性境就是它的種子不相同,它緣的境界是實境,我們眼根看到這個花,這是性境,真實的,凡夫認為這是實在的境界——聽到聲音,這些色、聲、香、味、觸,是實在的。第八識阿賴耶識,它的根身、器界、種子,它的相分是性境,性境不隨心,性境不會隨這個心法,不會隨這個見分。見分由見分的種子生,境界是由色法的種子生。

闡釋獨影境

我們闡釋獨影境。“獨影唯從見”,這個就剛剛相反了。也就是說性境是真,獨影境就是假,帶質境就是半真半假。獨影境與性境完全相反,獨影境是能緣的心的虛妄分別而變起之境,我們的第六意識,獨頭意識——我們坐在那裏胡思亂想,腦海裏麵想,想我一個親人,某某人,我一想到他,我腦海裏麵就浮出那個人的樣子,你說那是實法,還是假法呢?假法,獨影境。

獨影境不是色法實種所生,而是第六識見分的一部分,跟隨見分同一種而生,所以它是叫做“獨影唯從見”,它是隨第六意識的見分,而同時生起的,所以叫做“獨影唯從見”。因為獨影境的相分,本身沒有自己的種子,所以隻能夠從屬於見分,獨影境的性質、界係、種子等等,都與見分完全相同,而且獨影境又包括了“有質獨影境”和“無質獨影境”。

“有質獨影境”就是說,它雖然是獨頭意識,腦海裏麵想出來的,但是現實之中存在那樣的人、事、物,比方說你想起你某一個親人,是在你腦海裏麵映現出來的,這是獨影境,但是現實之中仍然還是存在這麼一個人。或者還有一重:從法上來說,是意識緣真如,真如是我們要顯發的。

“無質獨影境”就是獨頭意識。它去緣那些現實之中不存在的龜毛、兔角這些,這個比較容易理解。

闡釋帶質境

接下來我們講帶質境:帶質境是介於性境和獨影境之間的一種境,半真半假。帶質境是指能緣和所緣都有實質,但是這個中間產生了錯覺,見分不能夠如實地認知而產生的錯覺,叫做帶質境。那就是後兩句:

【帶質通情本,性種等隨應。】

這個要稍微用一點心思就可以明白。“情”、“本”,是什麼意思?“情”是指能緣的心,“本”是所緣的境。你把這個聽明白了,後麵就容易懂了。“帶質通情本”,這個帶質境是通於能緣心和所緣境,又包括了真帶質和似帶質。真帶質就是末那識的見分去緣第八阿賴耶識的見分。似帶質是第六意識:晚上走路看到一條草繩子在路上,這個第六意識是實種,草繩子也是一個實在的色法,但是它產生了錯覺,它把草繩子當做是一條蛇,然後生起害怕的感覺,這樣,所認為的那條蛇是似帶質境。也是有個偈子可以闡述真帶質和似帶質:

“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

以心緣色似帶質,中間相分一頭生。”

我們略說一下。“以心緣心真帶質,中間相分兩頭生。”是說什麼?“以心緣心”,就是以第七識末那識的見分,這個心法,去緣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也是心法,“以心緣心真帶質”;但是它產生了錯誤的,它就認為阿賴耶識的見分就是“我”;所以就產生錯覺了,誤認為阿賴耶識是常、是一、是主宰義的我,然後為我,恒審思量,把阿賴耶識的見分當做是末那識自己的相分。我們要知道阿賴耶識的見分,它不是自我,這是一種錯誤的認知。所以稱之為真帶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