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走,吟楓就進來,跟蕭靖茹說:“小姐,剛才表姑娘來了。”
蕭靖茹頓時嚴肅起來:“她來做什麼?說了什麼?”
“小姐不在,她也沒坐,又到對麵三小姐屋裏去坐了坐,就走了,前後才一盞茶的功夫。”
賀意霞在府裏這兩年比較安分,沒惹什麼麻煩禍事。賀家本來說要接她回去定親聘嫁,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賀意霞並沒有隨賀家人回去,而是一直住在了王府。賀家人的打算不難猜。
賀意霞過慣了王府裏的好日子,肯定舍不得走。賀家人還是抱著原來的期望,盼著借榮王妃侄女兒名頭給賀意霞找個高門結親。
賀意霞的歲數可也不小了。
一想到這個,蕭靖茹的眉頭也皺了起來。
她差點把賀意霞的事給忘了。
榮王妃嫁了親生女兒,接下來考慮的隻怕會是她的娘家侄女兒,而不是自己的親事。
如果二哥現在就替她張羅,也許會和王妃再起衝突,原來應該能順利的事情也會變得不順當。
蕭靖茹本來非常心急的,可是現在她卻一點都不心急了。
原來的焦慮一是因為自己的年紀實在不小了,二是因為沒人替自己打算和安排,那是一種無望的煎熬。
但是現在她的想法不一樣了。
有二哥和二嫂,她還急什麼?二哥既然把她的事情放在了心上,今年或是明年都不重要,她可以等,等賀意霞的事情了結了再辦她的事她也不嫌晚中。就算這個江慶陽等不得,二哥肯定會替她看好其他人。
她原來是孤立無援的,在絕望和焦慮中,每一天都那樣漫長,象是度日如年,可是二哥的關心就象是給她吃了一顆定心丸。現在她不絕望了,也不焦慮了,她可以等,哪怕再等個一年、兩年都沒問題。
但如果現在就提起她的親事,王妃說不定會從中插手,反而讓事情變得糟糕了。
蕭靖茹對榮王妃的了解並沒有偏差,榮王妃現在想的可不是兩個庶女的親事,而是她娘家侄女兒賀意霞的終身大事。
侄女兒倘若嫁得好,娘家人滿意,自己女兒蕭靖然將來也有個臂助。
在榮王妃看來,庶女不是自己肚皮裏生養的,絕不會跟自己一條心,將來也不用指望她們能真心襄助、順從女兒的安排和擺布,隨便打發出門去也就行了。但娘家侄女兒不一樣。她們是表姐妹,賀家在京裏又沒有其他得力的靠山,女兒也沒有親生兄弟,她們表姐妹要是都嫁在京裏,將來相互間總算有個依靠。
賀意霞已經絕要嫁進榮王府的念頭了。
她也算是看明白了,現在榮王府的兩個兒子都是羽翼已豐,王妃在府裏的勢力一天天在減弱,想擺布兩個已經成年的繼子,把自己侄女兒成功嫁進來那是絕無可能。就算嫁了進來,難道他們這樣的宗室王府搞個“病逝”或者是“暴斃”會有多難?
與其這樣結仇一樣結親,不如嫁到外頭去。雖然說不可能嫁得有榮王府這麼富貴,日子不可能象現在一樣舒服享受,但好歹肯定比賀家自己給她定的親事檔次要高得多。
一開始賀意霞想留在王府裏,現在看著不成,退一步,能留在京裏也是好的。京裏是多麼繁華,誰想回到老家去啊。若是沒見識過這種富貴氣象也就算了,可現在她經曆過了,體會過了,甚至已經習慣這種富貴尊榮了,再讓她失去,她絕不會甘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