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親情(2 / 2)

何氏越想越不安,正要打發人再去催一催,前麵又來人了。

這次來的不是下人,是音音親自過來了。

“前麵拜堂了沒有?”何氏問的迫不及待。

音音笑著說:“少了您,這怎麼成禮呢?您就隨我到前頭去吧。”

何氏頭搖得象波浪鼓:“不成!這叫什麼事?傳出去人家會怎麼說?他不懂事,你正該勸著他啊,怎麼能和他一起胡鬧?”

“這怎麼是胡鬧呢?”音音正正經經的坐在何氏身旁:“娘不要想得太多了。這是好事,哥哥沒有辦錯。”

何氏沉著臉:“不成就是不成。你快去告訴他,若是他再胡鬧,我這就啟程回老家去!”

得,這娘倆都夠擰的。一個說親娘不來受禮就不拜堂,一個說你要不拜堂我這就回老家。

其實說穿了,沒有那麼多大道理,娘倆其實都是一心為了對方想。

“娘你聽我說,哥哥讀的是聖人書,做的是翰林院的官兒,身邊都是飽學鴻儒,這些人最是明白道理的,絕不象一般人那樣愚昧淺薄。世人總是恃強淩弱,人雲亦雲,把一切不好的事都扣在女人身上,可聖人書上可從來沒說過寡婦不詳。”

“書是書,做人處事怎麼能全按書來?”何氏並不糊塗:“要做學問做官,先得做人。旁人都不這麼幹,偏你這麼幹,旁人就容不得你。再說,今天新媳婦進門,是女人一輩子最要風光,最重要的日子,他這麼給人攪和了,兒媳婦心裏能記恨一輩子的。”

“您要再不去,誤了吉時,才真會讓人記一輩子呢。”音音笑著說。她並沒有象何氏那樣把這件事當成多大的一件事,天都沒塌呢,有什麼好擔憂的:“娘,京城不比太原府,一天裏頭不知道有多少件大大小小的新鮮事兒,咱們家的事兒不會有幾個人盯著的——咱這事兒就算讓人說,也說不了幾天。哪怕禦史們吃飽撐著沒事兒幹,也絕不會拿這件事興風作浪。這事兒說到底,也是一件樁美談,百善孝為先,哥哥這事做的對。”

“你……”何氏說不過音音,她的心裏也有些動搖了。

音音趁熱打鐵:“哥哥可說了,我再不能把您請過去,他和新嫂嫂就要親自過來了,就在您跟前行禮,您看怎麼樣?要不您跟我去前頭,要不我就去把他們帶過來,在這兒拜堂?”

看著何氏已經被勸動了一半,音音一個眼色,身後跟的丫鬟仆婦立刻一擁而上,半拉半扶的把何氏就給簇擁著朝前麵喜堂走過去。

何氏迷迷瞪瞪的,隻覺得看哪兒都是一片紅,旁人扶著她居中坐了,鞭炮鼓樂都響了起來,司儀高聲唱禮,何氏看著眼前穿著一身大紅的兒子和媳婦盈盈的拜了下去。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這一刻何氏突然想起很久以前的事。

洪邦禮的父親曾經那樣深情認真向她保證過,一回京城就會同家中父母稟告,然後讓她穿嫁裳,坐花轎,風風光光的娶她過門。

她當時含羞點頭。